口吃,毫秒級的神經缺陷
近年來一些研究發現,口吃主要與大腦中的神經回路異常和基因突變有關,這些新發現正在幫助科學家尋找治療口吃的新方法。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李·里夫斯患有口吃,他演示了3個讓他口吃的音,分別是“L”(左圖)、“W”(中間)和“ST”(右圖)。里夫斯說,當他發聲時保持放松,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講話中的失誤。
李·里夫斯(Lee Reeves)一直想成為一名獸醫。他在華盛頓特區的郊區讀高中時,曾在一個周六早上去一家離家較近的動物醫院申請工作。當時,醫院正處于繁忙階段,接待人員告訴他獸醫太忙了,沒時間接待他,但是里夫斯決定等一等獸醫。3個半小時后,獸醫看完了所有就診的狗和貓后,接待了他,并詢問里夫斯能做什么。
從3歲起,里夫斯就有口吃,回答問題較為困難?!拔颐靼鬃约合胍@份工作,但是當他問我的名字時,”他說,“我無法說出自己的名字來拯救自己?!弊詈?,獸醫伸手拿了一張紙遞給里夫斯,讓他在上面寫下名字和電話號碼,但獸醫告訴他目前還沒有適合他的工作?!拔矣浀媚翘煸缟献叱鲈\室時,我覺得我的人生實際上已經結束了,”里夫斯說,“我不僅永遠不會成為獸醫,甚至連清潔籠子的工作都找不到?!?/p>
五十多年過去了?,F在72歲的里夫斯已經成為了一名有影響力的、為口吃者發聲的倡議者,但昔日的沮喪和尷尬依舊歷歷在目。這些都是口吃所帶來的復雜體驗的一部分??诔允侵篙p松、流暢的口語表達被迫中斷,由于口吃通常伴隨著生理上的掙扎和情緒變化,這常會導致醫生將其錯誤地診斷為舌頭或喉部缺陷、認知問題、情感創傷或緊張,而其中最不幸的是,將口吃歸因于糟糕的家庭教養。弗洛伊德派的精神病學家認為口吃代表著“口頭虐待沖突”,而行為主義者則認為給孩子貼上口吃的標簽會加重他們的口吃癥狀。醫生曾告訴里夫斯的父母,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他的口吃上,只需耐心等等,口吃就會自然消失。
不過,這些關于口吃的謎團和誤解已經被揭開。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在近5~10年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口吃本質上是一個生物學問題,具體而言,它像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在全球七千多萬名口吃者中,大多數患者的口吃癥狀會出現在學習說話的階段。通過觀察口吃者的大腦,科學家發現和正常人相比,他們的大腦中存在細微的結構和功能差異,會影響語言流暢性??诔哉咴谏窠涍B接、語言和運動系統的整合方式,以及多巴胺等關鍵神經遞質的活性上,均與正常人存在差異。
口吃的出現同樣離不開遺傳學因素: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4個基因,它們極大地增加了患口吃的可能性。就像當燈泡閃爍時,有時并不是燈絲壞了,而是房間里的線路出錯了。這些錯誤整合起來,就是神經科學家所說的大腦“系統層面”的問題。
神經生物學的發現催生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目前,一種針對多巴胺過度活躍的藥物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其他治療口吃的藥物也正在研發中。近期一些研究顯示,腦部刺激或許可以有效改善口吃??紤]到神經可塑性對幼兒的重要性,目前專家們建議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治療口吃,而不是觀望。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語言病理學家J.斯科特·亞魯斯(J. Scott Yaruss)說:“這些關于大腦的研究證實,我們需要盡早對口吃進行干預?!?/p>
我們對口吃的了解還不全面??诔杂绊懥舜蠹s1%的成年人和5%的兒童,在這些兒童中有高達80%的人能恢復到可以進行流暢交流的程度??茖W家、父母、治療專家和口吃者本人都想要了解,那些長期口吃和能從中恢復的人的差異在哪里。雖然治療能給予一定的幫助,但似乎不能解釋這種情況。一些針對口吃兒童的長期研究或許能解釋這一點,目前這類研究才剛開始獲得結果。盡管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些和口吃相關的基因,但尚不能確認它們的功能。
隨著對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