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泡沫破滅后,產業互聯網或是第二春
產業互聯網的主體是企業,一家企業即便不通過平臺與外部連接,只要能以數字為統一語言,把內部的人員組織、供應鏈、生產貫通理順,降本增效提質的價值就已足夠巨大。
責任編輯:陳斌
動輒10萬+,100萬+信手拈來,互聯網從業者知道這里面的門道。流量是門生意,流量泡沫是門假生意,有兩種假法:一、流量是真的,但效果是假的;二、流量數據本身就是假的。先說第二種,早幾年前,小鮮肉在社交平臺隨便發條內容,閱讀數就是幾千萬,跟帖全是簡短的廢話,必然是機器刷的。
不久前,有人爆料說,某市端了一個數據造假公司,專門給頂流刷假數據?!绊斄鳌睕]事刷假數據干嘛?很難解釋為單純滿足虛榮心,無利不起早。想想前些年的天價片酬、天價代言費,對比“頂流”們前赴后繼的票房撲街,真相不言自明。民法層面,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無效,受害者可以申請撤銷合同,退錢索賠。刑法層面,非法經營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對號入座。
數據造假的也可能是平臺本身,欺騙用戶,欺騙商家,欺騙領導。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