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長期資金5300億,央行降準有何影響?
此次降準力度未超出市場預期,但釋放出積極信號。當前宏觀經濟出現內需不振的因素,并非是緊縮,疫情是主要原因。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馮葉
2022年4月15日晚間,央行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300億。
預期中的降準來了。
2022年4月15日晚間,央行發布,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決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降準,作為央行的貨幣政策之一,指的是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釋放低成本長期資金,釋放流動性。
央行指出,為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力度,對沒有跨省經營的城商行和存款準備金率高于5%的農商行,在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的基礎上,再額外多降0.2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1%。
央行有關負責人就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答記者問時提及,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為全面降準。
當前流動性已處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準的目的,一是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此外,此次降準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