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天堂”放棄申遺背后:用水需求與候鳥保護之爭

建成于1980年的北大港水庫,因水位較淺,吸引了東方白鸛、大天鵝、白鶴等珍禽在遷徙途中來此歇腳。為容納南水北調而來的長江水,滿足天津市未來的用水需求,北大港水庫將要擴容。

環保組織和愛鳥人士擔心,水位升高將導致候鳥棲息地大幅減少,要求當地提供更多擴容的依據以及更好的補救方案。

責任編輯:汪韜

2018年10月,天津,天鵝、雁鴨類候鳥云集北大港濕地。 (視覺中國/圖)

最新的世界自然遺產申報目錄中,天津北大港濕地消失了。

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目錄原本包括江蘇、天津、上海、山東、河北、遼寧等省市16個候鳥棲息地,但到20223月,天津北大港濕地已經從目錄中“消失”。2017年,第一期的5片濕地目錄申遺成功,都在江蘇鹽城,成為鹽城的城市名片。

就在20202月,《天津日報》還曾發表了一篇題為《申遺 北大港濕地成“種子選手”》的報道。如能成功,北大港將成為天津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多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天津主動放棄這份榮譽,為的是北大港水庫擴容工程。

北大港水庫是建成于1980年的大型水庫,用圍堤修筑于平原之上,因此水位較淺,吸引了東方白鸛、大天鵝、白鶴等珍禽在遷徙途中來此歇腳。2001年,北大港省級濕地保護區成立,包含了北大港水庫,水庫西庫是保護區的核心區。

一年后,2002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出爐,起點是江蘇江都水利樞紐,淺淺的北大港水庫則被規劃為終點——“末端在線調蓄水庫”。

二十年后,北大港作為水庫的功能被加強。天津水務局工作人員李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南水北調東線二期來水抵達天津后,要有一個蓄水水庫,以滿足未來天津市的用水?!皩<艺撟C的結論是,北大港是最適合的(選址),但北大港水庫難以承接大量長江水,需要擴容?!?/p>

環保組織和愛鳥人士擔心,水位升高將導致候鳥棲息地大幅減少等問題,要求當地提供更多擴容的依據以及更好的補救方案。

水庫的淺和枯,吸引了候鳥

天津最大水庫是于橋水庫,修筑于天津北部薊縣的山區,正常蓄水位高達21.16米。北大港水庫是天津市的備用水源,常年水位只有4米。

北大港水庫的淺和枯,反而吸引了候鳥。天津環保志愿者王建民發現,每逢北大港水庫干旱,淺灘暴露多的年份,聚集的候鳥就特別多。對許多不會游泳的鳥類和大型鳥類而言,淺灘是理想的覓食地和停歇地。比如鶴類喜歡站在水里,居高臨下啄食小魚;即便是游泳健將天鵝,也愛把頭埋在泥里,刨食水生植物的根莖。

2021年5月,北大港濕地的水鳥。對許多不會游泳的鳥類和大型鳥類而言,淺灘是理想的覓食地和停歇地。 (視覺中國/圖)

1980年水庫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