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家抱住孩子,抱了很久” :如何對機場工作人員心理輔導?

讓機場工作人員走出情緒,除了傾訴,還要讓他們感到職業認同感——在這種重大災難的家屬面前,語言可能是無效的,只能陪伴。同時,心理體檢和身體體檢一樣重要,也需要日常開展。

責任編輯:汪韜

“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已過一月,對民航從業人員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2022411日,在民航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吳世杰表示,事故對民航一線從業人員的心理和情緒產生一定沖擊,部分員工情緒波動,尤其是部分年輕空勤人員出現應激心理反應,情緒較低落。

2022年3月21日,機場工作人員引導MU5735航班乘客家屬集合。 (人民視覺/圖)

事故發生以后,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寇覺中帶領團隊為國內一家機場的相關人員做了三場心理危機干預。他發現有的年輕人突然變得沉默、不愛說話。也有一些工作人員改變了對人生、世界的看法,體會到親情的重要性和人生的不確定性,給遠在外地的父母打電話或是回家緊緊抱住孩子。

民航一線從業人員和事故救援人員都屬于災難心理危機干預的對象,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林勇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他們疏導的方法包括事先提供必要的自我心理調節的培訓、開通心理援助渠道(如熱線電話和心理專家求助方式)、安排每天工作結束后的分享等。

北京中科心研科技有限公司心守護設置了心理應急援助專線,為東航空難家屬、親友及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全天候心理應急援助公益服務,剛一開通,一位與遇難者共同工作12年的求助者便撥來電話,起飛前還見過面,突然聽到遇難的噩耗,他無法接受。

寇覺中從事心理咨詢服務及心理教育近三十年,曾參與汶川5·12汶川地震后心理援助和新冠疫情期間封城居家隔離人員的心理援助。他認為,讓機場工作人員走出情緒,除了傾訴,還要讓他們感到職業認同感——在這種重大災難的家屬面前,語言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游淑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