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東極之旅:火山塑造堪察加

蘇聯時代的堪察加半島處于美蘇對峙的冷戰前線,屬于高度戒備的軍事禁地。蘇聯解體那一年,戈爾巴喬夫解除了對外國人進入堪察加半島的禁令。但等到我有機會探訪堪察加,已是將近三十年后的事了。

之所以隔了近三十年才探訪心中的洪荒圣地堪察加,一是因其遙遠,二是苦其昂貴。據說俄國教師往往把坐在教室末排的學生戲稱為“那位坐在堪察加的同學”……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兒時讀到的第一本金庸作品是《倚天屠龍記》,那是1990年,在雜志上讀到節選,從王盤山屠龍刀會開始,一直說到張翠山夫婦乘著浮冰漂流到極北之地的冰火島,那里火山噴發,熔巖成陸,地氣奇暖,植被茂盛,白熊、野鹿極多,兩人得以幸存,繁衍生息。

那時年少無知的我就老琢磨:這座恍若海外仙山的冰火島究竟在哪兒呢?咨詢地理課老師,他認為很可能是蘇聯的堪察加半島,當時正處于美蘇對峙的冷戰前線,屬于高度戒備的軍事禁地,禁止包括蘇聯本國老百姓在內的任何外來人士入內。

第二年年底,蘇聯解體。也就是在那一年,戈爾巴喬夫解除了對外國人進入堪察加半島的禁令。

但等到我有機會探訪堪察加,已是將近三十年后的事了。

科里亞克火山遠眺 (王在田/圖)

火山帶的交會點

堪察加半島位于歐亞大陸東北端,由東北向西南方向伸入北太平洋,南北長約1250公里,僅通過一條約100公里寬的地峽與大陸相連。半島西側是鄂霍茨克海,東北側為白令海,東南側則是浩瀚而深邃的太平洋。

為什么要強調東北側與東南側的差異呢?這是因為從堪察加半島東海岸中部向東延伸,形成了一串由三百多個火山島組成的弧形島鏈,那就是通往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西側的堪察加半島、南側的阿留申群島、東側的阿拉斯加和北側的白令海峽,以及被環抱其中的白令海大陸架,在冰川時期是出露海面的一塊巨大盆地,人類便是由此陸路在距今約兩萬年前從亞歐大陸進入北美洲,形成今天美洲原住民的祖先克洛維斯人。

而由堪察加半島南端繼續向西南延伸,則形成了由五十六個島嶼以及眾多島礁組成的另一條火山島鏈:千島群島,它們一路通向北海道,再通過津輕海峽通往日本本州島,通過對馬海峽通往朝鮮半島。在冰川時期,這條縱貫東北亞外海的島鏈同樣出露海面,大和民族的先祖繩文人、彌生人,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以及堪察加半島的原住民科里亞克人、楚科奇人等先民就是通過這條大陸橋從歐亞大陸陸續遷徙到今天的家園。

堪察加半島上的原住民 (視覺中國/圖)

以上提到的這些火山島鏈都是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又稱“火環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阿留申群島是銜接太平洋東西海岸兩大火山帶的北環,而千島群島則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北側起點,它們都是太平洋板塊與相鄰板塊猛烈撞擊后的產物,也是地球上地震海嘯最為頻繁的地帶。而這兩條火山島鏈的交會處,就是素以“活火山博物館”聞名于世,于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堪察加火山群。

從空中俯瞰火山

之所以隔了近三十年才探訪心中的洪荒圣地堪察加,一是因其遙遠,二是苦其昂貴。據說俄國教師往往把坐在教室末排的學生戲稱為“那位坐在堪察加的同學”,可見其偏遠。我從上海出發,先從北京出境,飛到海參崴,再轉庫頁島,最后才抵達堪察加邊疆區首府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一路可真夠遠的!

抵達堪察加的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地聯系當地旅行社,花四萬四千盧布參加直升機一日游看火山。經過新冠疫情和俄烏戰事爆發以來盧布的反復貶值,這筆錢如今僅合人民幣三千元左右,但在2019年卻折合近五千元,相比于當時我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旅行期間約八九千盧布的日均花銷,這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

上午十點,我與18名乘客一起登上一架噴繪著虎頭海雕的米-8直升機,戴上3M降噪耳機,分坐在機艙兩側。直升機緩緩起飛,上升至約2000米高度,隨后向東北方向飛去。

堪察加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島上有兩條大致平行的山脈:東部山脈向北延伸過程中陷入大海,致使半島北部驟然變窄形成地峽;中部山脈則縱貫整座半島,與東部山脈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木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