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還是孤兒:那些離網絡越近,離社會越遠的青年們
既無專業背景,又無生活經驗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其虛幻的宏大敘事之中,很容易因為其反對正統、藐視權威的天然習性而荒廢學業,淪為自以為是,實際上一無所知的“網絡大明白”。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既無專業背景,又無生活經驗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其虛幻的宏大敘事之中,很容易因為其反對正統、藐視權威的天然習性而荒廢學業,淪為自以為是,實際上一無所知的“網絡大明白”。
互聯網傳播技術及其相關理論突飛猛進的發展,將我們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傳播環境之中。盡管中心依然是中心,但話語權的金字塔上下等級和左右邊界都日益模糊,社交媒體的出現賦予個體前所未有的表達欲望和表達權力,擅長文字表達的成為了自媒體博主和公眾號寫手,愛好體育的成為了健身博主和線上教練。
尤其是進入“直播時代”之后,借助視頻這一更淺顯、更直接、更偏重感官刺激的傳播方式,“表演”取代了“表達”成為主要的自我展示方式,天生麗質的成為美妝博主和顏值主播,天生幽默的成了段子手和搞笑主播,甚至連“能吃”也能混得風生水起。他們借助巨大的流量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頭部主播的收入不亞于一線明星。當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毫無掩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