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被挫敗的人才能這么成功
我是多么希望回避掉這部最新的電影啊,我知道這部倉促上馬的作品,是馮小剛多么患得患失的嘗試,我只能說他太迷戀某一個點子了,而一個點子并不能支撐整個創作。
幾年前,《藝術人生》錄制年終回顧節目《溫暖》,請到了導演馮小剛。那一年他的《手機》上映,所以節目組送給他的禮物是一個拷貝盒,里面裝了很多票根。編導們都去看了《手機》的午夜場,她們帶回了自己的票根,還在地上撿了不少。馮小剛看到票根時的神情,就是——“我很欣慰”。
此后的環節,就是打破節目現場的規矩,允許每個觀眾開機,同時公布一個臨時號碼,讓大家發送祝福短信給導演本人?,F場的氣氛頓時熱了起來。我趁亂也發了個短信——“祝愿您一直希望拍攝的《溫故1942》能夠成功拍攝,順利上映”??吹竭@條短信,馮小剛鄭重起來,說這也是他的愿望,說完他還鞠了一躬。
《溫故1942》是作家劉震云的力作,講的是舊中國的一段天災人禍,中原父老如何化作冤鬼餓殍。我曾有機緣讀到劉震云自己改編的文學本,無限拜服,人家著實寫出了“綱常萬古惡作劇,霹靂青天笑煞人”!同時我也想到,這本子很難拍,讓每個環節的主事者都相信這片子有意義,不容易。
了解一個導演,要看他拍成的片子,也要看哪些片子是他未遂的心事——謝晉想拍《赤壁大戰》,王家衛想拍《北京之夏》,張藝謀想拍《千萬別把我當人》,姜文想拍《紅粉》、《1937年的愛情》和《小女人》,而馮小剛,一直想拍《溫故1942》。
賀歲片之外的馮小剛,也還是可說的。
前一段謝晉去世,一個談話節目要做這個選題,談到誰算是他老人家的接班人。我倒覺得馮小剛算一個。謝導拍了《高山下的花環》,馮導拍了《集結號》。無獨有偶,前仆后繼。中國老百姓那點悲慨糾結,也算始終有人努力呈現。在我心目中,這樣的人就算是國民導演了——他的思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