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文化共產主義者在行動

他們自愿無償地貢獻一己之長,他們“又專又紅”:側重關注某個領域的知識共享;同時都具備相當的專業素養。

這是一群Web2.0時代的“活雷鋒”。

他們自愿無償地貢獻一己之長,他們“又專又紅”:側重關注某個領域的知識共享;同時都具備相當的專業素養。

在過去的兩年里,一批以“譯言”為代表的新興網站,將一群群民間專業人才網羅在線上,而他們的影響力已經從線上輻射到了線下,并蘊含著被媒體評論人稱為“未來統領各領域”的巨大能量。

知識: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一只漂亮的小黃松鼠,啄食著手中的堅果,憨態可掬。這樣一幅線條明快的圖案正是科學松鼠會網站的logo。

這個以提倡和推廣好看、活潑、有容的科學寫作為主旨的站點,在2008年11月剛剛獲得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最佳國際博客公眾獎”,這也是在按摩乳、連岳等國內個人時評博客相繼摘得該大賽的重量級獎項后,首次有國內的“科普群博網站”折桂。網友留言說,科學松鼠會是“毫無疑問中國最好的、最有趣的科普博客,把科普二字去掉也可”。難得的是,這個松鼠群誕生不過半年有余。

為什么叫松鼠會?“我們認為,對于部分人來說,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啟的堅果,雖味美卻不易入口;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像松鼠一樣,打開科學的堅硬外殼,將有營養的果仁剝出來,讓人們能夠領略到科學的美妙。我們試圖讓科學傳播并且流行起來。”

聽起來浪漫而生動??梢氤蔀橐恢凰墒髸乃墒?,遠非那么簡單。

31歲的松鼠“頭”、站長姬十三是畢業于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科的博士。他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注冊的會員即松鼠有100多人,發文比較踴躍的大約有四五十人。成為一只松鼠的必要條件,“如果從學歷上來考量的話,成員大多是博士生。一般稱為我們的會員的話要回答三個問題,主要是談申請者心目中理想的松鼠會的形態、他所能貢獻給松鼠會的等等。當然,他還要寫一篇文章,這樣既可以保證成員的科學素養,又可以看出這個人是不是有較好的文字功底。他的文字,即便不是打動人那至少得要層次清晰,結構明朗,把想要表達的道理傳達出去。”

一般的網友可以進入網站首頁的論壇發言,但沒有達到上述資質、經過審核的非松鼠是無法在松鼠會上擁有博客和進入MSN群的。當然,在通往松鼠的路上,還有“蘑菇臺階”、“橡樹大廳”等層層環節來考驗你的耐心。

如此“苛刻”的標準似乎并未遭到喜愛科學的網友的撻伐。姬十三在松鼠會獲得大獎之后,也充滿自豪感地直言,“我們的文章即使放到全世界的平臺,質量也是數一數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