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萊灣地質公園,無聲講述何謂地久天長

這樣的地方,除了能讓我們增長知識和領略美景,還能幫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當我們站在億萬年前形成的地質現象面前,想到自己竟然活得那么煞有介事,怎么會不覺得可笑。身家幾億又如何,粉絲幾億又怎樣,不管我們多么“成功”,仍然是微不足道的。這樣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參觀一下,特別是自負自私自戀的人。

責任編輯:楊嘉敏

海邊礁崖上,一個平滑的巖面在午后六點鐘的斜陽下熠熠發亮,雖有裂紋和劃痕,仍然不失光潔,好像一面古舊的銅鏡。這是南澳哈萊灣地質公園中珍貴的二疊紀冰川遺跡,由地質學家拉爾夫·苔特教授于一八七五年發現確認,哈萊灣因它遠近聞名。

我站在傍晚的海風里,凝望這個信息量巨大的巖面,想到面前的海岸曾經與南極洲相接,想到腳下的土地曾經被冰川覆蓋,不由得打了一個寒噤。

被二疊紀冰川磨平拋光的巖石,在夕陽下熠熠發亮。 (朱亦可/圖)

按早已被主流學界接受的大陸漂移學說,在近三億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澳洲還是位于南極的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跟南極洲、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半島和印度次大陸連在一起,而岡瓦納古陸又曾是超大陸(地球單一大陸)的一部分。一頂巨大的冰蓋把岡瓦納古陸的絕大部分罩在下面,包括相當于現在的西澳南部、南澳和維多利亞州的地帶。冰川流動時,附著于冰層底部的砂礫打磨冰下地表,如同一張巨大的砂紙,再硬的巖石也會被它磨出平面。巖面上的劃痕,是嵌在冰里的尖利碎石刻下的,標示著冰川的流動方向。二疊紀大冰期結束后,平原也好,山地也好,被冰川磨平拋光的巖石遍地皆是,可是能夠在以后近三億年的時間里成功逃避各種侵蝕風化至今仍保有冰川留痕的就是鳳毛麟角了。

地球進入中生代以后,岡瓦納古陸逐漸分裂,幾大陸塊在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下四散而去,漸行漸遠。在來自這個南方古陸的“北漂一族”中,印度次大陸漂得最快??茖W家用電腦動畫以快放形式演示了大陸漂移的過程,一秒鐘代表一千萬年,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印度次大陸生猛決絕的一路狂奔:它從南極附近出發,一路向北,頭也不回地闖過赤道,比過河卒子還瘋狂,然后一頭撞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