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丹珠:我不算一個天生的歌者
這是拉丹珠第一次參與錄制電視節目,舞臺、觀眾、燈光都讓她感到陌生??僧斔闷鹪捦?,生澀地唱出第一個音符,觀眾隨即報以歡呼。這首 《光》 獲得現場近九成觀眾的支持,位列第一賽段第一名,她把西藏唱到了聽眾面前。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楊靜茹
回到拉薩
研究生畢業半年后,拉丹珠橫下心要去趟西藏。
拉丹珠的母親是藏族人,和身為彝族人的父親相愛,一家人定居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她的彝文姓氏音譯為漢字“拉”,與常在藏族名字中出現的“丹珠”一起構成了她現在的名字。上一個在大眾心中留下印象的“丹珠”,是《紅河谷》中寧靜飾演的藏族公主。她美麗、善良、任性,熱愛著足下的土地。
名字就像拉丹珠人生的暗喻。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臉上總掛著笑,很少怯場,眼里有光。她一直憧憬踏上青藏高原,探尋體內另一半血脈的來處。人生的前25年,她在冕寧完成了義務教育,在西昌讀完高中,在成都上完大學,離西藏越來越近,卻總沒有機會進去。她甚至報名了一支騎行車隊,想靠兩個輪子丈量靠近那方“圣地”的距離,最終未能成行。
這次,她幾乎就要出發了,又在出發前夕得知入選了湖南衛視民歌競唱節目《春天花會開》的錄制,計劃再一次擱淺??紤]到這趟行程已經命中注定似的一推再推,她也只當是又一次時機未到。
在這個民歌節目的舞臺上,她第一次有機會選擇唱自己喜歡的歌——來自她很喜歡的歌手索朗旺姆的《光》。
拉丹珠在四川音樂學院民族演唱專業接受了本科、研究生共六年專業訓練。上大學前,她靠著天性唱歌,真聲閃爍在冕寧的山澗里、族人慶典的篝火中、家人聚會的酒席上。大學期間,她開始系統化學習發聲、咬字、運氣、呼吸……與原生態的自我博弈。歌唱水平時進時退,循環往復,直到新的方式終于為己所用,她才感覺自己的演唱機能得到了開發。
其間,拉丹珠參加了很多比賽,要求頗多,曲目皆有規定,音符、技巧、旋律成為評判標準,結果只有“達標”與“不達標”。她一度感覺自己成了唱歌機器,而非從前因唱歌而歡樂的少女。
由此可見自由選曲對她的意義,而《光》對她更不止于此。索朗旺姆是一位純正的藏族歌手,有遼闊的嗓音和濃厚的民族氣息。拉丹珠的聲音清澈、通透,兩人有類似之處。
這首歌里唱到的“光,水光、波光、湖光、雪光、霞光、佛光,全都印在你的臉”,是拉丹珠成長時期常見到的景象。
她的故鄉冕寧縣地處攀西大裂谷地帶。44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超過90%是大大小小的山體,242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峰錯落其間。安寧河和楠椏河由這里發源,雅礱江從西南蜿蜒而過。山河交錯隔出盆地與河谷,村落依之集聚。冕寧縣物產豐饒,被譽為安寧河畔米糧倉。拉丹珠常爬山,去摘野果,看雪和云,也從河邊走過,跳下去游泳。演唱時,從前的各色光景浮現眼前。
下一句“望,遙望、遠望、期望、盼望、凝望、仰望,你都讓我一路神往”,她想象未來的自己,終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