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出臺,稅優政策有沒有吸引力?

假設每年繳納12000元養老金,這部分將免繳個稅,養老金賬戶因投資產生的收益也將免征資本利得稅,唯一的繳稅環節是在提取時,需按一定稅率繳納個稅。

參與個人養老金運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由相關金融監管部門確定,并通過信息平臺和金融行業平臺向社會發布。

資管新規實施之后,絕大多數金融產品不再有保底收益,包括養老金融產品。從理論上說可能會虧損,特別是在短期內。但個人養老金在較長的時間周期內,可能獲得相對穩健的投資回報。

責任編輯:馮葉

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標志著中國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由產品制邁向賬戶制。視覺中國/圖

個人養老金制度揭開神秘面紗。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介紹,個人養老金制度以養老金賬戶為基礎,享受一定稅收優惠政策。

《意見》全文共2098字,介紹了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運行模式,明確了參加范圍、繳費標準和承擔配套工作的各部門職責,但更受社會關注的稅優政策、投資范圍及領取辦法尚未公布,有待執行細則的推出。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意見》可以理解為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實的基礎性文件,為后續具體實施細則的制定確定了方向與基本原則。

個人養老金制度,顧名思義“自己給自己養老”。2022年4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答記者問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臺,對中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具有標志性意義。

中國養老保障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即由國家強制設立的公共養老金,今后將回歸“?;尽弊饔?;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目前覆蓋范圍較小。個人養老金制度加上已有的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服務,今后將共同作為養老保障“第三支柱”。

早在2018年,個人養老金制度就曾以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開展過試點,但由于稅優政策力度小、稅優操作繁瑣,試點遇冷。

剛落地的個人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