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馬斯克的熱血航天夢,太震撼!
前不久,神州十三號飛船順利返回地球,讓我國的航天事業再創偉績。無數的航天愛好者對浩瀚的星辰大海,又生出新的憧憬。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在靠著特斯拉轎車和第三方支付平臺“PayPal”家喻戶曉后,又因其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被廣泛熱議。
奈飛新片《回到太空》,便將馬斯克如何白手起家,制造私人運載火箭,以及成為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鐵桿伙伴的過程娓娓道來。
01
片名“回到太空”并非夸張。雖然美國的航天事業起步很早,1969年,阿波羅11號就已登陸月球;1981年4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問世,之后進行135次飛行。
但到了2011年,NASA卻停掉了航天飛機載人飛行項目,根本原因在于,航天事業費資甚巨,短期回報率極低,且事故率高。
航天事業陷入泥潭,NASA提出將運載火箭和飛船外包給私人企業做。不管是對于老派的航天人員,還是對于美國政府,這一決定意味著極大的風險。像阿姆斯特朗這樣的登月第一人,就認為私企的加入簡直是“亂彈琴”;而對于官僚們來說,私企一旦登陸其他星球,便可能將其劃到個人資產下。
這些負面的反饋,讓當時研發火箭的私企們頗為感傷,這其中便有年輕氣盛的埃隆·馬斯克。馬斯克沒有想到,再次回歸太空的的征途,竟會遭遇這些航天前輩們的猜忌和排斥。
但馬斯克沒有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