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詩人周策縱
周公以教授為業,在一般人心目中,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學者,而在我看來,周公首先是一個詩人。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81年,周策縱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中國現代文學研討會上。
被海內外友朋弟子尊稱為“周公”的周策縱先生(1916-2007),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早歲畢業于中央軍政大學,供職于侍從室,1948年乃負笈北美,后獲密歇根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1965年起,他長期執教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治學涵蓋文學、史學、哲學以及紅學研究等領域,以興趣廣泛和學問淵博著稱。他一生滋蘭樹蕙,桃李滿天下,我雖非周策縱先生的門人弟子,但作為晚輩后學,曾多次向他問學請益,并蒙他賜予教導。1993年,我著手翻譯周公大作《詩字古義考》(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rd Shih),其間碰到一些拿不準的地方,曾寫信向他請教。他不棄愚鈍,耐心地給我以指點。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以周公相稱。
周策縱(圖右)與何文匯。
苦痛中的小玩意兒
周公以教授為業,在一般人心目中,他的身份就是一個學者,而在我看來,周公首先是一個詩人。他從年輕時代起,就詩興甚高,詩癖極深。2006年,友人陳致教授編成《周策縱舊詩存》出版,周公平生所為韻語凡千余篇,俱錄入此編。書末附錄有周公所撰《棄園自傳》之一,題為《初中點滴:初離家鄉和卷入反日運動》,可知他自初中時代開始,就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熱衷于讀詩、談詩,對“貼詩”(“從書上抄下一句舊詩來,把句前句后或句中某一個字不抄出,讓大家來猜一個適當的字”)、詩鐘之類的游戲,也樂此不疲,并有詩作發表于上?!秾W生文藝叢刊》等報刊之上。少年時代形成的詩歌興趣,持續了他的一生。成年以后,他對詩歌的興趣更大,從對聯、詩鐘、集句以及各種舊詩體裁,到新詩和新詩集句,他都樂于動手試作,并陶然忘憂于其中。
1995年秋天我在哈佛燕京學社訪學之時,曾集李義山詩成七絕五首,并寄呈周公請教。周公在頗有肯定之余,也對我的習作指瑕引導。他在回信中說,他早年也曾集過李義山詩:“三十年前,蕭公權先生寄示其1938年所集義山詩,我當即集了《草下》一首作答?!毙胖谐敬嗽娙娜缦拢?/p>
草下陰蟲葉上霜,何勞荊棘始堪傷。
西園碧樹今誰主?玉殿秋來夜正長。
永憶江湖歸白發,未妨惆悵是清狂。
天荒地變心雖折,不信年華有斷腸。
據周公說,此詩是他1965年秋在威斯康星大學所在的陌地生(Madison)集的,是整整三十年前的事了。他謙稱此詩“集得不工,僅紓個人所感耳”,但我知道,周公集成的是一首七律,而集一首七律的難度,要遠遠大于集一篇七絕,因為七律中二聯要求對偶,對集句的要求更高。周公所集七律中二聯對偶嚴整,“永憶江湖歸白發,未妨惆悵是清狂”一聯尤其令我擊節贊嘆。此篇集句今編入《教棲草(一九六三—一九七二),見《周策縱舊詩存》第110頁。
周公對集句詩的興趣,不是心血來潮,偶一為之,而是呼朋嘯侶,經常以此消遣。北美人的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