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營造學社,拼接中國最大道教石窟群
1939年8月—1940年2月,中國營造學社在四川、西康?。ǔ闪⒂诿駠四?,省會康定)大地上進行了一場古建筑考察,歷時160天,拍攝照片3100余張,這也是學社歷時最久的調查,史稱“川康古建筑調查”。這其中,梁思成、劉敦楨、莫宗江、陳明達先生一行四人來到綿陽西山觀,拍下31張照片。
近一個世紀后,我在這些照片中發現3個消失的石包,并嘗試復原了這處石窟的本來面目——這曾是中國最大的道教石窟群,諸如“大業六年”“大業十年”等題記,將時間之針準確定格在隋代。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1939年,綿陽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21日清晨,四川省綿陽縣,梁思成、劉敦楨先生從川北旅館起身。初冬的四川盆地天氣陰郁,料峭刺骨,從廣漢、德陽走到這里,連續幾日不見陽光。上午十點,梁思成一行提上相機、測繪本,走向綿陽北門,他們的調查目標,是城北西山觀。
綿陽城曾是蜀道要塞,留存了漢闕、崖墓、蔣琬墓等歷代遺跡。西山觀在城北兩公里的鳳凰山上,當時寺觀傾頹,道士早已不知所終,后山巖壁有幾十龕石窟,或隱于荒草,或沒于土中?!吧窖釉仆じ浇?,有摩崖造像八十余龕,東西錯布,大小不一,內除佛教造像一處外,余皆屬于道教?!毕挛鐑牲c,學社離開西山觀,前往鹽市街觀看陳濟生先生收藏的漢代文物。
西山觀石窟在西山公園玉女泉旁的石包上,山泉終日不停,汩汩流入池中,調皮的孩童時??缛氤刂凶紧~。
2017年初,我承擔了“川康古建筑調查”的整理工作,綿陽西山觀雖只有31張照片,幾年中卻踏訪了多次。當年的道觀,如今已改為西山公園,石窟就在園中玉女泉旁的石包上,山泉終日不停,汩汩流入池中。泉水清??煽?,尤適合沖泡茉莉花茶,許多老年人一大早就來公園,叫上一杯沁香的花茶,坐在回廊里擺龍門陣。他們一扭頭,便能看到石包上的元始天尊。
玉女泉旁的石包上鐫刻30個龕窟,其中編號1-8號的8個小龕開鑿于隋末唐初,第1龕殘高52厘米、寬35.5厘米,元始天尊頭挽高髻,身披道袍,結跏趺坐于蓮臺上,蓮臺下有一須彌座,兩側伸出茂盛的蓮莖、卷草,密布整龕。天尊兩側各站立一真人,身材修長,身披對襟長袍,系著腰帶,雙手于胸前持笏板。
其他幾龕大小、布局相差無幾,龕中造像同為元始天尊與二真人,這類題材也稱為“天尊說法圖”。歷經千年的時光,加之臨近玉女泉,造像被青苔染成翠綠色,天尊像或頭顱漫漶不清,或身軀殘損不堪,只有那些蓮莖、卷草,似乎從石頭里面生長出來一般,從隋代盛開至今。
綿陽城西有鳳凰山,山中有西山觀造像,現存兩個石包,其上鐫刻造像31龕。但從營造學社的照片來看,至少有3個石包業已消失,此即消失的石包之一,色伽蘭先生命名為甲石包。
天尊,是道教神階最高的神仙,道教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以元始天尊的地位最為尊貴。奇怪的是,元始天尊雖位列眾仙之首,在中國古代神話與道教早期典籍中卻無蹤可尋。道人葛洪的《枕中書》留了點線索:“昔二儀未分,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北P古是中國古代開天辟地的神話人物,元始天王或許是在盤古信仰影響之下出現的。葛洪的另一本《抱樸子》中,又出現了一個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的元君。元始天王、元君,可能是元始天尊前身。
南朝高道陶弘景第一次對龐雜的道教神系進行梳理,將道教近700位天神、地祗、人鬼、仙真眾圣劃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有一位主神,統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