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版號背后的中間商
許多游戲版號代辦公司鋌而走險,做起了版號交易、授權生意,也就是俗稱的“套版號”。
一位游戲行業資深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申請游戲版號需要持有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大部分版號代辦的公司都不具備這個資質,還是要找到出版社作為出口。
省級、國家級兩層審核機構,一般每層會有兩個專家對游戲進行試玩以及評價,如果有修改意見,會給到出版社,改完再交上去。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時隔263天后,游戲版號恢復發放。
2022年4月11日晚間,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公布了4月下發的首批版號名單,45款國產游戲獲批?!敖K于有版號了,喜極而泣?!毙膭泳W絡(02400.HK)CEO黃一孟在社交平臺寫道,并在知乎回答網友提問時稱,“今晚吃餃子?!?/p>
游戲版號,相當于游戲的身份證。沒有版號,游戲就無法正式上線盈利。201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未經批準的移動游戲,不得上網出版運營?!?/p>
黃磊就是在這一年加入出版社,負責對接游戲公司,從事游戲版號申請工作。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2016年之前,游戲上線只需簡單備案;現在如果沒有版號,游戲就只能試運營,不能開放游戲商店及充值等服務,進行商業變現,“不賺錢上線干什么?”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6年獲批版號為3790個,2017年9368個。黃磊解釋,從業六年,這兩年申請版號的成功率最高,“超過七成”。隨后幾年,獲批版號數量迅速下降,2018年獲批版號為2064個,等到2021年時,僅為679個。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因機構改革,游戲版號發放曾暫停過265天。此輪263天未能發放版號,并無明確解釋。據黃磊回憶,除了上述兩個時段,“一般每個月會發好幾輪版號”。
多位游戲業內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版號發放數量減少,與監管部門對游戲質量要求提升有關。
版號成為一個稀缺品,代辦游戲版號的公司因此悄然興起。他們出現在貼吧、QQ群以及搜索引擎的頭條之中,充當游戲公司與出版社之間的中介,賺取差價,更有公司做起版號交易的違法生意。
為小游戲公司做中介
“RPG(角色扮演類)版號申請費用大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