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摩尼教寺廟在中國:緣何變成道教的一個分支?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摩尼教反對生育、質疑世界、熱愛生命、絕對和平,似乎充滿了后現代主義色彩——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很多今人以為前衛的東西,可能其實都是老古董。幾乎所有“進步主義”理念,其核心觀點大多在幾千年前就已被提出,但因為它們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所以總是不斷被提出,又消亡,然后接著被提出,又消亡……
責任編輯:陳斌
這是泉州草庵摩尼光佛景區(2019年5月20日攝)。
大部分人第一次聽說摩尼教,都是從金庸武俠《倚天屠龍記》中的“魔教/明教”開始。然而小說終究是文學創作,歷史上真實的摩尼教,要比武俠故事更為傳奇和有趣,甚至其很多教義在今人看來頗為“后現代”,比如反對性交和繁衍,遇事就吃瓜,認為人類完蛋世界就光明了……
太上老君與四大天使
2008年,福建寧德市霞浦縣,發現了一批莫名其妙的“道教經咒”:《摩尼光佛》《摩尼施食秘法》《明門初傳請本師》……
這些文獻多為清朝至近代傳抄,由當地的林氏家族世代保管:這是一個法師家族,主要為鄉里的葬禮服務,幫忙舉行超度法事,其打扮和儀式看上去完全就是道士。然而他們唱誦的這些經文,卻極其古怪,里面居然有基督教的內容!
在霞浦經卷中,有著被稱為“四梵天王”的神靈,這個稱號很像是佛教中的四大天王。然而其名字卻叫嚧嚩逸啰、彌訶逸啰、業嚩啰逸啰、娑啰逸啰,這和已知的任何佛經都對不上號。學者們查遍經典,最終才確定了這四個名字——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拉斐爾(Raphael)、米迦勒(Michael)、加百列(Gabriel)和沙逆夜(Sariel)——也就是基督教中的四大天使。而四天王名字里都帶的那個“逸啰”,其實就是《圣經》里的el,意為“上帝”。
福建的民間道教法師,為何供奉著基督教的四大天使?眾多學者一時蜂擁而至,經過詳細考證,最終得出了震驚中外的結論:這不是道教也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