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一法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清人林云銘所著《莊子因》內頁。
幻想是人的天性,文學中的超現實想象,便揮灑著這種天性。不過并非一切幻想,皆具文學價值。什么樣的幻想有此資格,耐人思索。
我們讀那些奇思異想的作品,往往產生錯覺,仿佛作者落筆之頃,只顧把自己源源涌現的念頭傾瀉紙上,從不費心考慮讀者,實則不然。就本質言,寫作源于交流的沖動,“蓋寫文章即是不甘寂寞,無論怎樣寫得難懂,意識里也總期待有第二人讀”(周作人《結緣豆》)。有時候,當你敲開那天馬行空的外殼,深入進去,甚至會意外發現,作品注重讀者體驗,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肚f子·逍遙游》開篇,講過一則著名的大鵬故事,恰可舉以為證。
文章里的大鵬,一飛沖天,上到九萬里的高空;橫跨大陸,從北海直奔南海,威風是威風極了,瀟灑也誠然瀟灑??墒?,《莊子》對它毫無稱頌之意,因為大鵬倘沒有風在下面托著,即寸步難行。它仍有所依賴,故而并不自由。
眾所周知,自由——準確地說,精神自由——乃是《逍遙游》的主題。越是寫得大鵬威風瀟灑,越襯托出自由的難能可貴。連它都算不上自由,自鄶以下,更無足論。問題在于,大鵬無從親見,如何使讀者接受這種恢弘的想象?在文學的世界,大鵬是怎樣飛起來的?
《逍遙游》用了兩種辦法:一是隨處插入一些生活化的比方,輔助我們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