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天下第一的江與山?
山不高,江不寬,游人難免心生疑惑:吾國景點常見夸張的廣告語,而這里敢稱“天下第一”,怕是要碰上吹牛天花板了!然而,這種想法不僅冤枉了今天的鎮江人,也委屈了這一處山水的前世傳奇……
此文是繼作者《許昌:何以挾天子令諸侯》重返三國歷史現場系列之二。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北固何以冠三山?
“京口三山”是鎮江名勝,也是長江下游第一流山水景觀,它們是位于今天鎮江市區北部,夾江相峙的三座小山,自西向東依次為金山、北固山和焦山。根據學者許彤的研究,在早期的鎮江地方志中并無“京口三山”之說,而是將其與當地其他眾多山嶺混雜排列?!敖鸾贡惫獭北魂P聯為固定組合,要到十六世紀初即明代中晚期才出現,而一經定型,便脫穎而出,傳播迅速,成為文學史和繪畫史中被不斷表現和述說的流行題材。國務院于2004年批準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鎮江三山風景名勝區”榜上有名,可見時至今日,三山依然被視作整體景觀。
若要給京口三山排個座次,恐怕每個人的答案不一樣。如果去鎮江旅游只能選擇一個景點的話,我相信大多數游客會首選金山,畢竟白娘子水漫金山傳說無人不曉。二十年前,我跟著爸媽去江蘇旅游,第一站就是鎮江,因為僅能逗留半天,也只去了金山寺,記憶中殿宇森嚴,寶塔摩天,在少年心里定義了何為巨剎。而訪古愛好者會說,焦山更值得一游,那里以“大字之祖”《瘞鶴銘》為代表的四百多塊六朝以來的歷代碑刻才是真古跡,它們以“焦山碑林”之名,于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鎮江市區第一處國保單位。
至于北固山,我猜在公眾心目中的知名度最小。這座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即便走走停停,半小時也能爬到山頂的甘露寺,不大熟悉歷史的人,途中看到“天下第一江山”石刻,不免一怔。在山頂北眺眼前的長江,也會犯嘀咕:萬里長江并不寬闊嘛!實際上,北固山前的只是一段夾江,在地圖上量一下會發現,其寬度只有區區一公里,江那邊的陸地并非江北揚州地界,而是個巨大的江心洲,江面上也看不到多少船只,因為長江航道還在江心洲之北呢!
北固山是立于江蘇鎮江長江邊的一座小山,但身藏的文化內涵豐厚,與其不高的海拔形成鮮明反比。
山不高,江不寬,現實景觀如此,游人難免心生疑惑:吾國景點常見夸張的廣告語,而這里敢稱“天下第一”,怕是要碰上吹牛天花板了,連左近的金山和焦山也不服氣吧!
然而,這種想法不僅冤枉了今天的鎮江人,也委屈了這一處山水的前世傳奇。這方“天下第一江山”石刻并非今日的向壁虛構,乃是清初康熙四年(1665年)鎮江府通判程康莊勒石,這也不是他的原創,而是臨摹南宋在鎮江為官的吳琚的題刻,可見這一贊譽古已有之。
我也是在文字里與北固山相遇的。少時性急,讀書甚快,覺得《三國演義》最合心氣,一兩回中便能趕上一場大戰,還能做紙上神游,邂逅無限江山,以至于讀到“劉備招親”,也只被暗藏的殺機和“洪波滾雪,白浪掀天”的長江風光吸引,但那時對故事的發生地點沒有概念。等到第二次鎮江游,我已經讀大學了,《三國》又重讀不止一遍,這才留意到招親地點甘露寺位于鎮江北固山。作為“三國迷”,在重游鎮江時,當然要把北固山納入行程。
因為這番前情,當我在登山途中看到“天下第一江山”石刻時,眼前卻是一亮,想起羅貫中有關北固山頗為別致的寫法。在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中,劉備在甘露寺里被吳國太相中后,“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