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逝世八十周年:“人類精神方方面面的觀察家”

“他是一位人類精神方方面面的觀察家,他的目光敏銳,一個時代的氣質、一座城市的氣質、一本書的氣質,他都真心實意去貼近去捕捉?!斔麩釔鄣倪@些都被摧毀,那是沒有任何其他什么可以替補的?!?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靈感取自茨威格的作品。片中的酒店總管古斯塔夫(中)神似茨威格,編導安德森借片中人之口發出自己的喟嘆:“他的世界在開始之前已經失落了,他不過用自己的魔力支撐它的幻象?!?(資料圖/圖)

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納粹上臺。5月10日夜,德國柏林,位于市中心的歌劇院廣場(二戰后更名為倍倍爾廣場)上,八個長達數米的劈柴堆在同時燃燒。兩萬冊被指認為非德意志思想的書籍,包括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布萊希特等人的作品,皆付之一炬。據美國記者伯查爾記錄,“在柏林,僅第一批禁銷書的作者名單就有4頁打印紙那么長,包括160位作家”。

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寫信給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親愛的朋友,我今天要告訴你,5月10日是光榮的一天,因為我的書在柏林劈柴堆上被焚燒了,就在我曾經當著千人的面做過報告的那個大學面前?!?/p>

焚書事件第二年,茨威格離開了奧地利,長居英國。1938年,祖國淪陷后,他失去了奧地利國民身份,申請英國籍,直至兩年后才獲批。由于希特勒的部隊快速西進,1940年,茨威格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綠蒂越過大西洋前往美國,之后移居巴西。

1941年,60歲的茨威格在異鄉完成了《昨日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錄》。他最初將其命名為《我的三生三世》,暗示1914年和1933年這兩個轉捩點劃分的生活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界限。

身處“地震的震中”,他記錄下個人遭逢的歷史事件,由此,十九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歐洲社會圖景,緩緩展開。與茨威格過從甚密的文化精英,如維爾哈倫、羅曼·羅蘭、里爾克、弗洛伊德等人,也在這部自傳中逐一登場。

德語文學研究和譯介者史行果,曾翻譯《昨日世界》,后于2017年、2022年兩次修訂。談及此書的表達方式,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昨日世界》雖極為龐雜,審美、心理和社會層面的碎片卻并不零亂無序,而被編織和展現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成為一架多棱鏡。茨威格向以刻畫人的心靈世界見長,即使在這部非虛構的作品中,個人和社會大眾的精神世界,他們的心態,以及作者本人的心態,也仍舊占據重要地位?!?/p>

“出于絕望我寫生平的歷史……至少我要留下一份文件,寫下我們曾相信過的東西,我們為什么而生活過。今天一份證詞比一部藝術作品更為重要?!边@份“證詞”于1942年茨威格自殺離世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面世。

“這勝利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