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更輕盈 更熱愛 | 2022青年力量
▲女足王霜(圖片由中興Axon 40 Ultra拍攝)
她不希望背負那么多東西,不是贏球光榮輸球丟臉,是保持原來的輕盈心態,能更好做這份熱愛的事情。
當代青年的底色是什么?南方人物周刊攜手中興推出2022年青年力量特別策劃,尋找青年榜樣力量,致敬勇敢的中國青年。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韓茹雪
編輯/周建平
從臉龐到脖子到手臂,皮膚在衣服連接處形成一道道明顯的分界線,靠里的白嫩屬于眼前這個愛笑的27歲女孩;靠外的黑亮屬于陽光下奔跑穿梭的綠茵場。球員王霜從訓練場獨自開車前來,她的行程以小時甚至分鐘劃分,每一天都投入有序的訓練計劃。
這樣或可抵消時間對運動員的殘酷——“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就不會恐懼時間的流逝?!蓖跛毖宰约鹤畈幌矚g無效社交。訓練之外,只喜歡和朋友喝喝茶或咖啡,找個安靜的地方聊聊天,平衡賽場帶給她的無盡亢奮與激情。
眼下王霜正處于“等待”期。在2022年初女足亞洲杯出戰4場、攻入5球、送出3個助攻幫助中國女足奪得冠軍后,王霜的下一場大賽尚未到來。除運動生涯的等待期之外,她也在等待自己的康復。傷痛給這位職業運動員帶來困擾的同時,也一寸寸磨平年輕人的心性,她正以更平和的心態穿梭在綠茵場上。
故事的開頭可能是天才運動員橫空出世,但此后經歷了留洋驚艷國際足壇的高光與世界杯失敗的低谷,這不再是個體或堅韌或抗爭的敘事,而是從天才傳說走向職業日常,運動員王霜以專業、真實的模樣走向球場:她不認為哭是軟弱,那是運動員疏解壓力的方式;她不是只會踢球其他萬事不操心的球員,而是這會兒正為學位論文發愁的學生;她不會片面認為輸球是丟臉贏球是榮光,大舞臺的片刻背后是不為人知的種種付出……
無關球星與冠軍,無關高光與低谷,運動員王霜回到綠茵場,她希望不要背負那么多,能以更輕盈的姿態去追逐自己的熱愛。
“把球搶下來”
幾個礦泉水瓶依次排開,10米遠左右的地方站著一群小孩,盛夏傍晚時分的武漢盡是密不透風的悶熱。
汗漸漸濕了孩子們的額頭,然后流向脖頸、背脊。滴滴嗒嗒的汗珠像小蟲子在運動衣里鉆來鉆去,一點點侵蝕他們最后的耐心。
十二三歲的小王霜就在其中,她是唯一的女孩兒,正在練足球場上的腳法。剛開始大家準確性都不高,需要通過10腳、20腳、30腳的次數疊加,在一次次枯燥的失敗中找感覺。
訓練時間有限,從下午放學開始,不多會就要去吃晚飯,然后上晚自習。別的小孩踢夠時間或者腳數就走了,只有小王霜不行,“我非得踢中再去吃飯?!?/p>
教練心疼,讓她走,她更煩,跟教練吵起來,“說不走就不走,你們別管我?!彼谀抢镆恢碧?,一直跟自己較勁。
“第一次中是碰巧,第二次中也是運氣,第三次才是真正的腳法的技能吸收?!边@是王霜給自己的解釋,練了一年多,后來狀態好的時候,她基本踢5腳能中一次。
成年后打國際大賽,踢任意球表現好的時候,有多少是那些踢瓶子的訓練促成的呢?無人知曉,王霜自己也說不精確。但她能說清楚的,是每個細節都這么較勁,這也成了綠茵場上勝出的前提。
競技體育的終點表面上指向獎牌與頭銜,縱觀體育史,總有人靠運氣將它們收入囊中,也總有窮極一生而不得的遺憾,這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觀眾對其故事性的迷戀,越多的細節、越多的沖突,似乎越能成就一個傳奇。
但獵奇從來都不是運動員的視角,王霜更愿意以專業去淡化那些沖突,比如小時候在綠茵場和男孩子的較量。這更顯出一種真實的可貴。
她4歲時父母離異,之后和姨父姨母生活,跟著表哥曹國棟一起踢球。她喜歡在球場奔跑、追逐,是那里唯一的女孩。王霜直言,那時大家都是小孩子,身體沒有發育成熟,男孩女孩的力量沒什么差別,甚至女孩發育得早一些,可能占一些體力的優勢。
天才少女也不是一開始就有訣竅,綠茵場上的小王霜想法非常簡單,“把球搶過來?!?/p>
這么能和自己較勁的身影,在綠茵場嶄露頭角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注定。六年級的時候,王霜第一次出遠門,從武漢到北京參加國家隊的集訓。
遺憾的是,比賽中她只上場了最后一分鐘,還被教練說是“給面子”。
回望那段歷史,王霜沒有給出向命運抗爭版本的解釋,而是說當時她在武漢踢的是5人制的小場地,在北京的比賽中踢11人,并不熟悉后者的戰術,貿然上場顯然不明智。
但她記得一個細節,那就是教練們會在小本本上記錄小運動員們的特點,包括跑動速度、腳法等等,自己幾次被教練員鼓勵說有潛力。
所謂的堅強與抗爭、沖突與不公,不屬于王霜的綠茵場,她更愿意把一切歸于專業,該怎么訓練就怎么訓練,信念依舊,“把球搶下來?!?/p>
▲王霜(左)在進行體能康復訓練(圖源:新華社)
“不想那么早放棄”
足球不是個人運動。天才運動員進入集體,如何得到更好的發揮?
王霜的球場偶像是C羅,但外界普遍擔心她陷入梅西式的悲劇——效力于俱樂部時表現驚艷,但進入國家隊卻頻頻遺憾。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王霜獲得亞洲足球小姐,轉會法國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戰績驚艷足壇,這是高光時刻;2019年結束和意大利的比賽后,中國隊在世界杯失利,下場后她甚至一度情緒失控,說“我再也不踢球了”,這是低谷時刻。
王霜本人也認可這樣的劃分,但她直接否認低谷期“將帥失和”的傳聞。當時,賈秀全教練執教中國女足,重防守,打造防守反擊戰術體系;打法小而快的王霜則屬于進攻型選手。
留洋一年,她發覺自己得到的提升是個人層面的,不能很好地和國家隊的戰術融合,甚至有點“跟不上”。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王霜都陷在這樣的矛盾中。她回憶,自己找不到目標,每天機械地參加訓練,而沒有原先在球場上的創造力。直到入選國家隊、備戰奧運會,等待期結束,王霜有了新目標,回到屬于她的綠茵場,并在之后重返巔峰——2022年年初女足亞洲杯,王霜出戰4場,攻入5球,送出3個助攻,幫助中國女足奪得冠軍。
▲在印度孟買舉行的2022女足亞洲杯決賽中,中國隊奪得冠軍(圖源:新華社)
這是女足創造歷史的新戰績。賽后主教練水慶霞回憶點球淘汰日本女足,提到這樣一個插曲:賽前,她讓因崴腳缺陣的王霜隨隊來到比賽場地,佯裝熱身迷惑對手,“如果王霜不去,對方可能會覺得王霜是不打的,有所準備。我說王霜你去,哪怕你走得慢一點,我們有很多人,有很多設想場景。她去了,我們圍著她慢慢走,看不出受傷,對手可能也會為王霜做一些準備,障眼法?!惫?,日本隊有兩個專門的教練盯著王霜看,水慶霞的戰術從側面印證了王霜之于國家隊的重要。
鮮花與掌聲再次涌來,王霜正在放下屬于天才少女的部分,她更是一名專業的運動員,在“冠軍”之外有著清醒的認知判斷,坦言當下中國女足要得到改善,首先要“正視自己的問題和不足”。
早在2019年世界杯失利、天才球員陷入低谷之前,中國女足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就曾被德國隊以8比0血洗,而2011年德國世界杯、2012年倫敦奧運會甚至都沒有獲得參賽資格。
“不是我們不努力,也不是我們這些年沒有進步。但是人家的進步太快了!”2019年留洋歸來后,王霜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表達自己的擔心,“球迷對我們女足現在還是挺包容的?!闭劦街袊愕奈磥?,她說,“女足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希望更多人可以持續關注中國女足以及國家隊平臺以外的熱愛踢球的女孩子們,你的關注可能會點燃小女足心中那顆熱愛足球的小火苗?!?/p>
天才已不是新星,球員王霜27歲了,還有幾屆世界杯、奧運會可以打?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時,王霜提到她在留洋時認識的一名巴西隊友,對方是一名43歲的女球員,還在踢比賽。而國內的女足球員中,王霜了解到目前最晚退役的是32歲。
她希望自己有更長的職業生涯,再創新的戰績。而說到曾經最想要放棄的時候,她認為是2019年世界杯結束后,但想一想,放棄太可惜,憑著對足球的熱愛,她又一點點找回了競技狀態。
采訪接近尾聲,問她最能喚起對足球純粹熱愛的是哪個場景呢?——王霜有那么多國際大賽的經典進球、高光瞬間,在場的人都在好奇她的回答。
她說是小時候,爸爸(姨父,她早已改口稱“姨父姨母”為“爸爸媽媽”)有輛摩托車,后座載著她和哥哥,每到周末都去參加校隊的比賽。武漢的夏天特別熱,像火爐,她和哥哥在賽場踢球,爸爸媽媽在旁邊加油助威。打完比賽,家長和教練帶著孩子們,找個附近的小館子,一起吃個飯,不忙的話,晚上大人們就在一起打牌,他們一群小孩子則在教練家里玩。
(感謝南方人物周刊記者徐梅對本文提供的幫助)
Q&A
南方人物周刊:
中國足球(女足)未來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你覺得哪一點盡快得到改善后,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王霜:
我覺得需要去正視自己,包括去正視歐洲和亞洲的其他球隊,他們有些的實力是強于我們的。
我們路還很長,需要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希望大家勝不驕敗不餒,在球場上保持初心,在發展的同時,時刻提醒自己要正視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前進。
▲王霜在比賽后慶祝(圖源:新華社)
南方人物周刊:
為什么決定出國踢球?這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得到了什么?國內和國外有什么不同?
王霜:
出國踢球是我做過的最勇敢的決定。勇敢是年輕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去考慮后果或者擔憂很多,而是勇往直前地去做。
當時決定出國踢球,是我想脫離原來的舒適區,去感受全新的環境和足球氛圍,讓自己從0開始去適應、去享受。
所有的一切都是從0開始。因為國外的足球發展和中國的不一樣。在中國,我們從小到大都在集體中生活,一切都有工作人員幫忙處理。在國外,需要獨立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僅是訓練和比賽任務,還有自己生活上很多瑣碎的事情。之前我只要踢球就可以,現在我要完整地面對自己的人生。這對我來講也是一種提升,因為之前在國內運動隊的那種管理模式下,我什么都不需要操心,只需要把所有專注力放在訓練和比賽中。
出國踢球的想法在2013年的時候就有,那年我去韓國踢球,2014年有很多國外的球隊給我發了邀請,那時候我也很想去感受歐洲足球的發展環境,包括現在也是這樣。13、14年出國的時候我沒有和家人或教練團隊溝通太多,我爸挺支持我出去的,我媽就會考慮得比較多,覺得在國內發展也挺好的,說起來也是俱樂部環境相對穩定,不明白為什么還要出去,哈哈。
我就是想出去看看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想去試一試。
在國外,我才看到歐洲足球、包括法國足球是這樣對待女足這些運動員的,回到國內這種差距是明顯的。
國外的女足聯賽很受人們歡迎,每一場比賽出行都有大巴車接送,分主客場,而且硬件設施也都特別好,是可以承辦國際比賽的那種條件,比如草皮和國內的不一樣,比如主場的球場可以擁有6萬人的觀眾席。
國內的女足沒有自己的足球場,直到現在,2022年。
南方人物周刊:
目前國內的青訓體系下,相比男運動員,女運動員是不是面臨更嚴苛的篩選規則和壓力?
王霜:
不僅僅是足球,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和壓力會大一些。
作為女性要承擔的責任可能更多一些,比如生養孩子的同時要獨立自主、能賺錢養家。
不管是足球還是各個行業,對女性的更高標準的要求和壓力,其實都是一樣的。
【同題問答】
- 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自己的現狀。(為什么這樣形容自己?)
等待。
等待下一次的比賽和目標,這種等待從亞洲杯回來后已經持續至今。另外是等待
自己的康復,目前我的身體處于康復階段,希望能盡早達到更好的競技狀態去參加后面的比賽?!暗却痹谖业母偧忌闹惺侵芷谛缘?,存在于一場比賽到下一次比賽之間。
- 對你父母和他們的成長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們嗎?
父母是1969年生人。他們那個年代是比較苦的,那時的收入等各方面條件不如現在好。我挺理解他們的,他們能在那樣的時代環境里把我和哥哥培養出來很不容易。
- 對你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
父母對我的影響最大。
因為有父母才有現在的我,那個年代家里條件不是特別好,父母培養我和哥哥很辛苦,有他們的照顧和教育才有我現在的成績。
- 對自己的(未來的)下一代,你有什么期待?
期待他們能夠堅強獨立,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成就,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祖國贏得更多的榮譽。
- 對你所從事領域的前景怎么看?
現在都在提倡全民健身,身邊也越來越多的小孩在接觸足球,足球是世界第一大運動。我希望中國足球能夠越來越好。愛足球的人很多,我也相信中國足球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 責任、權利和個人自由,你最看重哪個?
個人自由。
我所說的個人自由,更多是思想方面,是精神層面的自由。足球是很受關注的一項運動,我們作為國字號的球員,代表中國出征比賽,要為祖國贏得更多的榮譽,有一定的壓力和責任背負在身上,希望能有精神層面的自由和這種壓力做一個調節與平衡,這樣對我們球員的個人成長也會有更大的幫助。
有很多球迷朋友關注足球運動,我們在輸球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的罵聲、責備聲,在勝利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是掌聲和歡呼,我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更寬松的環境去發展。
并非簡單的進了一個球就爭光了,輸了一個球就丟臉了,人們只看到了我們在比賽的大舞臺中所展現的好與不好,但在平時的日子里,我們所付出的甚至是別人雙倍的努力,大家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輸球了,就是你不努力,你沒有全力以赴去為這項運動付出。并不是這樣。我從小踢球,到現在有20年的足球生涯,可以說整個青春和時間都付出在足球上,很多球員也是如此,沒有人付出了這么多時間成本卻不努力的。只要是足球運動員,他們都是有付出的,也都在努力。這種輸贏的殘酷本身也是競技體育殘酷的一部分吧。
- 最不愿意把時間浪費在哪方面?
無效的社交。
- 現在的你,還有哪些不安和擔憂?
如果說到擔憂,目前這個時間段是對自己傷病的擔憂。
因為足球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并不是很長,有很多運動員因為傷病終止了職業生涯。對于我來說,我現在27歲了,現階段更擔憂的是自己的傷病恢復。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痊愈,可能會縮短我的足球職業生涯。
結語
青年者,國之魂也。當代青年是熱愛者、擔當者、堅守者、創造者,更是勇敢者。南方人物周刊攜手中興手機發起2022年青年力量特別策劃,尋找54位勇敢的中國青年,傾聽他們以“勇敢”為題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