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剩與短缺并存,制造業人才之痛如何破局?| 巔峰講堂預告
全新一季《巔峰講堂》強勢回歸,實力大咖演講重磅來襲。首期邀請到了英國物理學會會士、南方科技大學教授馬兆遠,與我們共同探討“中國制造”怎樣才能變成“中國智造”。
中國是個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目前,由于工人工資的上漲,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減少,但新的高端制造業卻還沒有實現,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風險期。
“年輕人不想去工廠”、“職業教育有缺陷”、“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華北逐漸東北化”、“智能制造被卡脖子”……
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來到了下半場:
年輕人寧可送外賣也不進工廠,制造業拿什么來吸引人才回流?
“藍領技工”怎么成為掌握高尖技術的“創新工匠”?
中國的銹帶在哪里?制造業怎么實現轉型,解決“卡脖子”的關鍵問題?
后工業時代,中國有哪三大紅利?
5月13日,馬兆遠教授將在《巔峰講堂》以物理思維和科技哲學為中國制造業升級提供一張切實可行的路線圖,以新型工科教育架構為智能制造的人才基座提供全新解題思路。無論是對行業的中觀問題,還是對個人成長的微觀問題,都能啟發幽思、開出新路。
講師介紹
馬兆遠—英國物理學會會士,南方科技大學教授
師從“超冷原子理論之父”、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基思·伯內特(KeithBurnett)爵士。30歲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參與設計了中國空間站“天宮四號”——世界第一個空間冷原子實驗平臺。著有《量子大嘮嗑》、《人工智能之不能》。
精彩看點
1、AMRC怎么破解中國智造轉型難題?
閑置廠房、銹跡斑斑的設備與年輕人失業現象并存的后工業時代“制造業癥候群”,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共同的問題。英國是怎么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通過AMRC把一個城市從銹帶區變成了高端制造業聚集的城市?波音公司、邁凱倫等一系列高端制造企業為什么會選擇在AMRC周邊買地設廠,讓周邊的就業率從4%上升至86%?
2、如何培養面向智能制造的工程師?
為什么說現有的世界大學排名被美國帶歪了?有別于美國大學的精英式教育,德國高校雙軌制模式下培養的工程師如何促成德國制造在全球的競爭力?操作工、工匠、工程師與科學家有何不同,什么才是后工業時代需要的人才路徑?學校怎么參與真正的工業生產,給學生工具,而不是把學生變成工具?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產業界又招不到自己最需要的人,這中間的通道如何打通?中國制造如何利用過去四十年來積累的工程紅利、升級紅利和制度紅利聯動政府、企業、大學三者關系打造人才培養方案?
3、個人如何規劃職涯應對后工業時代的機遇?
從17歲保送北大的神童到30歲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成為正教授博導,馬兆遠的人生為何能一路開掛?又是為何選擇離開中科院,從實驗室的物理學家轉型成為擼起袖子干實業的社會改造者?馬兆遠將在本期演講【巔峰之路】對談環節中披露自己的職涯經歷,并對當代年輕人職業發展提供建議,同時對年輕人如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應對后工業時代的機遇和挑戰提供啟發。
從理論普及到社會熱點,再到提供一整套改造社會的建設性方法,馬兆遠崇尚的“科學啟蒙”不是學院派的坐而論道。在他看來,科學要武裝人們的頭腦,更要實實在在地用科學實現社會改造。想收獲更多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領域的真知灼見,敬請收看5月13日平安知鳥《巔峰講堂》,跟隨馬兆遠一起探知后工業社會的運作機制。
直播時間
5月13日19:00
觀看福利
掃碼看直播,免費領取巔峰領讀7日體驗卡
本期節目將通過平安知鳥APP、平安金管家APP、平安口袋銀行APP、平安國際智慧城市視頻號、平安人壽抖音號、中信書院、中信讀書會等平臺同步直播。
關于《巔峰講堂》
巔峰講堂是由平安知鳥主辦的系列講座,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攜手政企學研各界精英,共探數字化發展新機遇。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助中國企業發聲,與職場人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