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百歲秦怡:我總歸都是原諒的呀

家人、好友對秦怡的評價都是“電影瘋子”。電影滋養了她的童年,陪她度過了青春,也幫她頂住人生的艱辛時刻。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楊靜茹

▲1997年4月,秦怡在北京  圖/視覺中國

2011年5月27日,“秦怡藝術展示館”在浦江鎮召稼樓古鎮禮園舉行落成典禮,這年秦怡89歲。她因此榮登一個在中國極為罕見的成就名單:仍在世卻擁有一座紀念館的演員。這無疑是對秦怡及其影史地位的重大肯定。

這位生于1922年的老人,當時已從業七十余年。她經歷過戰火紛飛,從動蕩中一路走來,她參與拍攝的電影大多因年代久遠而淹沒于時間長河中,所演角色已成時代文物。比起一個女性的百年跌宕,她親歷中國電影史本身似乎更具有歷史價值。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健在的秦怡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寶。

秦怡或許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盡管她漫長的演員生涯不可避免地走向尾聲,但接下來的10年,仍有10部電影中出現了她的身影——大多客串,以老邁但莊嚴的身姿在銀幕上留下一瞥,比如《妖貓傳》中出場不到三分鐘的白頭宮女(為了這個角色,95歲的她在劇組待了三天),讓“白發宮女在,閑坐說玄宗”第一次具象化。當然,也留下了一部她嘔心瀝血的精心之作:籌劃30年的自編、自演的電影《青海湖畔》。拍攝時,她已經92歲,在青藏高原全程參與拍攝,沒用一個替身,拍攝結束后因腿疾住院。但沒多久,她又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了,她的訪談、活動邀約幾乎從未停止。對此,秦怡一邊抱怨自己忙不過來,一邊積極投身其中,盡心盡力扮演著“中國電影史中的秦怡”。

2019年9月17日,秦怡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和她一同被授予稱號的是王蒙和郭蘭英。

作為一名演員,秦怡為人樂道的角色和作品已隨行業更迭而作古,她在影史上留下的聲名大多圍繞著“美”、敬業、兩段婚姻、一雙兒女——無一不與她個人有關。

從自傳來看,秦怡果敢但馬虎,叛逆又封建。她生于一個傳統的封建大家庭中,激蕩的人生則開始于16歲的一次逃離,此后她始終在反抗和妥協中反復。

在重慶,她極不情愿地進入了第一段婚姻,埋下再次逃離的種子。第二段婚姻亦多曲折,兼顧丈夫與兒子,還要養起上海中落的大家庭,她三度逃離。期間,她被確診腸癌,此后經歷四次大病、七次開刀。醫生曾斷定她命不久矣,但她撐到百歲。她說,“所有女人受過的苦,我都受過?!彼心陠史?,85歲痛失愛子,稱自己終于了無牽掛。由此,她多次在采訪中重復的“我心里只有電影”“我是個電影瘋子”“我只要工作,沒有工作我活不到現在”更顯發自肺腑。

在表演上,秦怡從來“豁得出去”。演工農兵時,她去西康礦山體驗生活,各種礦坑她都跟著下。拍攝《農家樂》時,她奔赴膠東萊陽深入生活,住在堆牛糞的草屋,跟農民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勞動,用牛糞暖炕。拍《女籃5號》,劇組主創稱,“她幾乎把自己練成了準運動員?!迸摹独藵凉L滾》,她飾演一個水利工程的黨委書記,連夜搬來幾十本書,每天看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又一大早起來排戲。她終身以“演員要體驗生活”為黃金準則,因此在職業后期有諸多疑惑。95歲時她接受采訪,談年輕演員拍電影“已經沒有生活”,言辭懇切。和記者聊《金陵十三釵》,苦惱為什么張藝謀的鏡頭下“沒有了生活”……疑惑之后她依然堅持自我,《青海湖畔》便是鐵證。

▲2010年2月4日,上海,上海女籃主教練叢學娣(左)和隊員拜訪藝術家秦怡,并贈送球隊簽名籃球。秦怡曾在上世紀50年代出演轟動一時的體育電影《女籃五號》  圖/視覺中國

秦怡的美久享盛名。秦怡藝術館雕像后方就有劇作家、導演吳祖光寫的《秦娘美》:云散風流火化塵,翩翩影落杳難尋;無端說道秦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