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金融海嘯為什么難以避免?冬日圍爐話海嘯﹙二﹚
從源頭來講這種不穩定性是內生的,無法根除,而金融業的內在不穩定性必定會演化為金融危機,進而把整體經濟拖垮。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局內局外 身后身先
有人把這種資產價值急速減縮的惡性爆發稱之為“明斯基拐點”。從去年的流動性泛濫到今天的流動性霎間枯竭,這場危機充分演示了明斯基拐點
這場金融危機的損失至為浩大,不但美國道指年下挫幅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全世界的股市價值也被腰斬,人們紛紛查找罪因。被指責最多的,如華爾街的忽悠、格林斯潘長年的積極貨幣政策造成流動性泛濫和風險意識頹廢等等,都不足以解釋。于是眾口一辭又指責起人性貪婪來,這實在太過于搪塞。人類的進取之心——經濟發展甚至文明發煌的引擎——如不加以約束,肯定會墮入貪婪,可不是什么新鮮事。
格林斯潘檢討,美國整個“智性大廈”已崩塌于去年夏天,他顯然認為,以往主流的觀念理論無力詮譯時下的困境。本專欄顯然不合適探討繁瑣理論而不冒犯讀者,因此筆者只想介紹美國的一種非主流理論,幫助大家進一步了解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導致的市場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內在邏輯。美國經濟學家明斯基(HymanMinsky)對此早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精準預測(人們熟知的投資家索羅斯所謂的“反射性理論”,其實也根源于明斯基的理論)。
明斯基是一個非主流意識形態的經濟學家,他早年研讀過馬克思的相關理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