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陰云下的戰爭與和平:從威爾斯到丘吉爾

20世紀下半葉的人類,曾經有過多次面臨深淵的恐怖經歷。大國的顏面、政客的手腕、決策者的身心健康、戰略核潛艇指揮官的誤判,都有可能將一切美好事物瞬間化為灰燼。今天的我們,能夠永遠擺脫核戰爭的夢魘嗎?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1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威爾斯和他的小說《獲得自由的世界》。 (資料圖/圖)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在薩拉熱窩遇刺,由此揭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幕。距此大約兩個月前,英國小說家赫伯特·威爾斯出版了小說《獲得自由的世界》。此時的他,早因《時間機器》《莫洛博士島》《隱身人》《世界大戰》等作品被冠以科幻大師的美名;然而這一部《獲得自由的世界》,很難直接歸入科幻作品之列,而是更富政論性和烏托邦色彩。

故事梗概是:1933年,一個叫霍斯頓的英國人找到了從某種元素中釋放原子能的方法,隨后出現的原子能發動機迅速改變了世界,如同18世紀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一樣。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社會動蕩,失業、通脹、邊界沖突、大國互相指責,終于在1958年引起兩大軍事集團間的世界大戰。雙方都使用飛機投擲原子彈,巴黎、倫敦、柏林、莫斯科、芝加哥、東京變成了廢墟,原爆引起的大火在全球近200個地區燃燒,脆弱的世界信用結構崩潰,工業體系完全解體,人們忍饑挨餓,甚至死去,大多數政府陷于癱瘓狀態,交戰各國精疲力盡,彼此間的仇恨卻有增無減。在這兇險四伏的時刻,一個矮小、禿頂、涉世未深的法國人勒布朗站了出來,他是法國駐美大使,利用自己的身份與人脈,斡旋于各國政要之間,竟然使得眾多的君主、總統、首相、大使,還有包括老科學家霍爾頓在內的世界知名人士,齊集意大利的一個小鎮布里薩戈,認真討論起拯救人類的議題來。結論是:戰爭必須停止,否則全部完蛋,而結束戰爭的唯一辦法就是建立一個公正有效的統一政府。最終,一個精干權威的世界政府誕生了,年輕、開明、熱情并具有環保意識的意大利國王埃格伯特被任命為總統。雖然在價值判斷和治理理念上還存在著分歧,也出現了個別的反叛行動,但人類最終認識到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