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遺產如何保護?地名管理新條例列專章規定

原本只有13條、不分章節的《地名管理條例》被擴充為7章44條,“立法加強了對命名和更名的管理”。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2年4月,國務院公布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將統一建立國家地名信息庫。 (人民視覺/圖)

2022年4月29日,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民政局發布公告稱,該局定于5月1日起停止接收地名命名、更名核準事項的申請。

公告說明了原因——修訂后的《地名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對住宅區、樓宇的命名、更名審批程序和審批單位進行了調整,該局此舉是因應相關法規的變化。

這是條例實行36年來首次修訂。在條例誕生的1986年,大部分中國人還生活在村莊,商品房還只是報紙上的新事物,條例將這類地名統稱為“居民地名稱”。

早在2015年,民政部就在對一政協委員提案的答復中寫道:“30年來,地名工作面臨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地名管理條例》條款簡略、規定粗放、內容滯后、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十分突出,難以適應實際工作需要,影響了地名工作健康發展?!?/p>

36年后,超過六成的中國人生活在城市,可作為地名的地方增加,“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義住宅區、樓宇名稱”成了條例列舉的8類地名之一。

經過修訂,原本只有13條、不分章節的條例也被擴充為7章44條?!傲⒎訌娏藢γ透墓芾??!睂ν饨涃Q大學教授王敬波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一是更加明確了命名和更名的管理權限,二是更加規范了整個命名和更名的管理程序?!?/p>

理順“行政主管” 和“專業主管” 

“對歷史地名保護不力,洋地名、怪地名層出不窮?!?nbsp;2015年7月13日,民政部對政協提案答復的函中如是形容地名管理中的亂象。

2016年起,民政部曾聯合六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