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經濟潮起潮涌

編者按:

生命科學關乎人類福祉,生物技術賦能經濟發展。2022年5月9日-5月15日,生物領域大事件不斷。中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公布,為應對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提供頂層解決方案;《藥品監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十四五”規劃》,力推藥品監管的數字化、信息化再上新臺階。

2022年以來全球最大一筆醫藥行業并購案——輝瑞擬116億美元(約787億元人民幣)收購Biohaven達成協議;CAR-T單次治療淋巴瘤實現總緩解率100%;口服藥物Olumiant獲FDA批準,用于治療新冠住院患者。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將11項包括疫苗開發、研究、診斷工具的新冠專利技術授予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肺炎技術獲取池(C-TAP)、藥品專利池(MPP),允許全球藥企合作使用。

另有兩項基礎科研成果不可小覷:科學家首次用月球土壤種植出植物;迄今為止最全的人類細胞圖譜公布,涉及33種人體組織、超過100萬個細胞以及500多種細胞類型。
科創要聞2022年第十八期(生物篇)
(2022年5月9日-5月15日)
本期要聞推薦人:萬子萱、金琳、陳瀟杰、張琨

責任編輯:黃金萍

1《“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印發

510日,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生物經濟四大重點發展領域: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部署生物經濟發展5方面重點任務:大力夯實生物經濟創新基礎、培育壯大生物經濟支柱產業、積極推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加快建設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努力優化生物領域政策環境。到2025年,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科技綜合實力得到新提升,產業融合發展實現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達到新水平,政策環境開創新局面。

點評:生物經濟涵蓋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環保等眾多領域,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大、壁壘高和利潤豐厚等特點,蘊藏著巨大的經濟、社會潛能,也被視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四次浪潮。目前全球已有五十多個國家發布了發展生物經濟的相關政策。上述規劃是中國首部生物經濟五年規劃,也是中國生物經濟領域的首個頂層設計,即將開啟生物經濟發展新局面。

2《藥品監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十四五”規劃》印發

511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監管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升級“兩品一械”智慧監管能力、提升政務一體化服務能力、推進監管數據融合與驅動、筑牢藥品智慧監管數字底座、夯實網絡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等5項重點任務,同時提出16個重點建設項目。

規劃明確,到2025年要構建完善的藥品智慧監管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唐家樂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