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平臺防網暴功能實效考:當成千上萬惡意信息來襲時
喬恩·羅森回憶,推特剛上線時,人們還會隨意爆一些自己的丑事,“其他人會說,‘天啊,我跟你一樣?!F在呢,人人都在抓別人的丑事?!?br />
知乎相關負責人解釋,這是因為評論的可見范圍廣、互動多,私信則針對性強、用戶體驗感知顯著,兩種場景存在巨大差異,不適宜做統一管理。
6家平臺中只有豆瓣,發布的內容一旦包含平臺違規詞匯,系統會彈出消息提醒,直接告知這則信息涉嫌違規,無法發布。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2年5月12日,劉學州家屬委托律師發表聲明,稱已搜集、固定了劉學州生前所受網絡暴力的證據,并提交到法院。
三個多月前,這位15歲的河北尋親少年在海南三亞服藥自殺。遺書中,他提到在社交網絡上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攻擊、謾罵。
事后,微博方對這一情況進行了核查,認為個別用戶的確存在人身攻擊言論,對40個違規賬號永久禁言,52個賬號禁言180天至1年。
前述律師聲明中,還向新浪微博、知乎等平臺提出建議:集中篩查仍在侵犯劉學州及其親屬的鏈接,處罰有關賬號;積極響應投訴人的投訴請求。
在網暴受害者訴諸法律前,平臺監管是他們應對侮辱、攻擊性言論的第一防線。4月24日,中央網信辦發布消息,將部署開展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聚焦網絡暴力易發多發、社會影響力大的18家網站平臺,通過建立完善監測識別、實時保護、干預處置、溯源追責、宣傳曝光等措施,對平臺進行全鏈條治理。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石佳友認為,民法典已經對網絡暴力發生后的平臺處置責任進行了詳盡的規范,目前更復雜的環節是在事前預警,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平臺提出具備可操作性的要求。
在他看來,頭部社交媒體應起到示范作用,另外,行業內可以建立自律公約,“監管部門能做的往往是事后處罰。行業自律可以做到更有效的事前預防”。
那么對互聯網用戶來說,目前各大平臺已經出臺哪些措施,可以讓用戶防止自己遭受網暴?
日前,南方周末記者對微博、抖音、快手、豆瓣、知乎、小紅書6家社交平臺中的防網暴相關功能進行了測試。
限制互動關系
“網絡空間最大的特點,或者說是最可怕的,就是用戶數量的無限性?!痹谑延芽磥?,這正是網絡暴力帶來的社會性死亡威力巨大的原因所在。
英國獨立記者、作家喬恩·羅森曾花3年時間周游世界,拜訪眾多網暴事件的受害者,并出版了著作《千夫所指:社交網絡時代的道德制裁》。他曾在一場演講中回憶,推特剛上線時,人們還會隨意爆一些自己的丑事,“其他人會說,‘天啊,我跟你一樣?!F在呢,人人都在抓別人的丑事。若在推文中說錯了只言片語,一切就都完了?!?/p>
在社交平臺,用戶間的交流無外乎發表評論,或者發送私信。在這場互動中,用戶只需要動動手指,按下發送鍵。
而在上述6家平臺中,除知乎外,陌生人間的交流并非暢通無阻。測試中,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平臺本身對此就設定了硬性限制,用戶還可以進一步選擇更嚴格的設置。對互動對象的限制,讓網暴行為被扼殺在了搖籃里。并且,近年來這一限制愈發嚴格。
在豆瓣、小紅書,對于未互相關注且未在私信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