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身邊的“暗星”:成國父成國賊一念之間
在正統敘事中,美國國父們是獨立戰爭里的璀璨群星,那么同樣有一些暗星在獨立之初的天空里潛滋暗長,他們在英軍與大陸軍、大陸會議與北美人民之間投機,彰顯了真實歷史的復雜性。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本尼迪克特·阿諾德不具備里德的八面玲瓏,也沒有華盛頓忍辱負重的堅強意志。他一怒之下,帶著妻子,叛逃英國。這是美國獨立戰爭最黑暗的一頁之一。圖為馬背上戰斗的阿諾德。
美國革命塑造了一眾國父,或者說一眾國父塑造了美國。但如果回溯歷史可知,美國獨立同樣伴隨著怯懦、陰謀與背叛,有的國父險些就成了國賊,也有一些“國賊”再多撐一會兒就是國父了。這兩種情況都曾出現在華盛頓的身邊。他所信任的兩個堪稱二三號人物的大陸軍將軍,都差點或最終成了美國革命的叛徒——約瑟夫·里德,與本尼迪克特·阿諾德。
約瑟夫·里德一度擔任華盛頓的副官,也是大陸軍的二號人物。與同時代其他“國父”一樣,里德曾經貴為賓州最高行政委員會主席,也全程參與了美國革命,只是沒等到制憲會議就去世了。然而,貴為大陸軍二號人物,他竟然是個“騎墻派”(moderates)。
鮮為人知的是,美國革命其實有兩條戰線:一條是對抗英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