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人》楊嵐:撫弦十九年

疫情居家,不再四處云游,彈琴、斫琴、讀書、寫作,偶有學生上門學琴,他的生活狀態愈發簡單。 聽著彈著,古琴開始在他的世界里變得立體,也治愈了他的“幽憂之疾”。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實習生 王瑞雪 王卓穎

楊嵐古琴演奏《洞庭秋思》。宋樂天拍攝

最初的夢,世間大雪,都覆在楊嵐十六歲那年的冬天。北方的嚴寒難耐,但當他遙望少室山,惦記的仍是,住進山里,伐木斫琴。在這不久前,他如愿擺脫初三學生的身份,向家人承諾,即使離開學校,也會繼續學習,而后遠走他鄉。

江湖、山林,一幅幅幻景,其中總有一張古琴,牽引著他在現實里橫沖直撞。那年,古琴方申遺成功,還屬于偏門樂器。山里的少年,只能通過網絡管中窺豹。4500元,在千禧年代算是筆高昂費用,最終換來一張來路不明的琴。但背上琴,便如同俠客擁有了寶劍。一段聽來荒腔走板的人生就此展開。

從鄭州到洛陽,他遇見了斫琴、彈琴的人;從寧波到杭州,他慢慢成為一名以斫琴為生、以彈琴自愈的琴人。過程中的種種決定,楊嵐歸納為“沒有太多理性的思索,比較莽撞”,但他有份自覺,只有當古琴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對自己才有意義。

“古琴最初吸引我的,是特別樸素、很根本的,不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我對生活的看法也是這樣子,我希望找到生活的一個主干,不想再去對生活做特別多的修飾,我想要找到生活更加本質的東西?!痹诙U宗式的實踐里,古琴由一個懸置的符號、一個模糊的意象,在楊嵐的世界中變得立體。人斫琴,琴亦斫人;人彈琴,亦在撥正自身內部走音的弦。

2021年秋天,《琴人》的策劃編輯曹雪峰邀請楊嵐去南通,在一個小范圍的雅集里演奏。 (受訪者供圖/圖)

正如起初看見紀錄片里隱居山中習武的僧人,便千里迢迢踏入嵩山下的小村莊,楊嵐后來前往浙江,也是由于豆瓣上認識的網友相邀。他深知這條人生軌跡充滿了危險,幸運的是,一路上獲得了無數親人與師友的善意與包容,正是這些給予支持的人,幫助他走得堅實而長遠。

在自學彈琴落入瓶頸期,需要一位老師時,他意外得到了古琴大家成公亮的指點。成公亮的傳琴方式很特別,他教琴不多,隨緣而教。2012年夏,楊嵐到湖州安吉拜訪他,成公亮看這個年輕人彈琴,基本方法包括手型、指法都有問題,但音準好,也不是裝腔作勢之人,便有意點撥他。在隨后的兩年里,兩人雖無師徒之名,但幾次面對面的傳習之后,楊嵐的琴聲變得不一樣了。

如今,三十五歲的楊嵐住在杭州市郊,屋內一些不尋常的物件,昭示著居住在此的人的生活??蛷d擺著張琴,他在那里彈奏,或為己,或為三五好友。一面大書柜前立著七八張烏木色古琴,有的琴面上已架了七弦,十三徽位如星,另有幾張面板和底板還保留著杉木、梓木自身的紋理。處于不同階段的作品透露出訊息——斫琴是一個漫長而精細的過程。

2022年的倒春寒持續得格外久,近日天氣和暖,楊嵐才恢復了斫琴。他在開放的陽臺上工作,長桌上各式用具散亂擺放著,地面被刨花淹沒。他自言“無論是工具還是工藝都相當簡陋”,但“享受這種笨拙”。

疫情居家,不再四處云游,彈琴、斫琴、讀書、寫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