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影武者”,美國“馴化”烏克蘭軍隊三十年丨智庫視點
美國最新軍援側重提高烏軍小分隊破襲能力,不僅有大量悍馬車和福特皮卡,還有重機槍、火箭筒、反坦克導彈和炮兵偵察校射雷達。
美國對烏軍的“格式化”,經歷了“接觸-滲透-控制”的過程,目的是促其形成親美親西方的“政治底色”,再通過體制改革融入美國主導的盟友體系(如北約),這當然包含“圍堵”俄羅斯的意涵。
只要烏克蘭奉行“持久戰略”,“最好變成俄羅斯咽不下去的豪豬”,美國就能從中漁利。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0年9月17日,烏克蘭士兵參加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州舉行的代號為“快速三叉戟-2020”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
俄烏沖突爆發后,曾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被嘲笑為“不抵抗”的烏克蘭軍隊,如今戰斗力引發熱議。
2022年4月11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記者魯本·約翰遜曾提醒俄羅斯,小心“歐洲的越戰泥潭”。但素以強硬示人的俄總統普京在4月12日放出這句話:“事實是——美國準備與俄羅斯戰斗直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p>
美國和北約愈演愈烈的軍援和對俄制裁,鼓舞了烏軍斗志。某種意義上,美國是這場沖突的“影武者”,驅使著烏克蘭人。而走到今天這一步,美國人足足花了三十年。
烏軍戰術戰法“美化”
自2022年2月24日以來,身為烏軍國民近衛軍4旅反坦克手的羅曼已發射了12枚“輕標槍”導彈,這種美國武器已變成烏軍的“戰斗圖騰”,它重量輕、射程遠,射手只需先按下瞄準按鈕,讓導彈導引頭拍下目標并儲存圖像,完成“發射前鎖定”,接著摁下發射按鈕,導彈即出筒飛行,全程“按圖索驥”,最終“灌頂打擊”。
“不少于40輛敵軍坦克像這樣被打成廢鐵?!睘蹩颂m國防部3月10日在公開發布視頻,感謝美國的幫助。
總體上,烏軍仍靠大量蘇聯遺留武器與俄軍周旋,但戰術戰法卻明顯“美化”。
一些被俘的亞速團成員稱,在美國軍事顧問遠程指導下,他們組建許多機動火力小組,借助小轎車或污水管道出沒戰線后方,打擊缺乏防護的俄軍和頓巴斯武裝后勤車隊,達成目的后又能在俄軍炮火報復前快速轉移。
烏克蘭112電視臺于2020年11月曾稱,駐烏東的部隊里,70%的士官都在美國資助的基輔士官學校培訓過,“具備使用北約制式裝備和作戰指揮兩方面的互操作性,能與北約軍人實施聯合行動”。
針對俄軍炮兵優勢,美國教官把相當多的課程放在“任務式指揮”上,即基層士官獲得最大限度放權,享有分配資源、規劃路線等自由,面對俄軍大規模間接火力(如遠程炮擊)時采取“抵近前出”行動,往往距敵不過兩百米?;o、馬港、哈爾科夫多地發生的俄軍遇襲事件,都在己方炮兵打擊過的“安全區”,而烏軍襲擊分隊恰恰選擇高風險地域設伏。
美國《國家利益》撰稿人邁克爾·佩克在2021年10月號中曾報道,美制微波數字通信和無線局域網給烏軍帶來極大便利?!耙恍┟绹驹副鴵碛行率礁哳l電臺(VHF),跳頻能力超出俄軍壓制效果,可在城市范圍內支援機動、跨區作戰及陸空聯絡?!?/p>
為了對付這類非正規作戰小組,俄軍和頓巴斯武裝不得不抽調加強了狙擊手、坦克甚至TOS-1A噴火坦克的摩步排去對付。
新交戰模式
4月13日,拜登政府又宣布從總統援助額度里向烏克蘭提供價值8億美元的額外裝備,包括更多的火炮、裝甲車、雷達和無人機,這也是2021年8月以來第七次。自拜登擔任總統兩年多以來,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軍火和后勤軟件已超過32億美元。
早年主持過援烏計劃的美國陸軍退役中將米克·貝德納雷克承認,美國援烏已達“準盟國”程度,特別是制導彈藥供應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像援烏“輕標槍”導彈已占美軍庫存的三分之一,連波蘭、立陶宛、羅馬尼亞所買的存貨也被征用了,“這種爆發式供應已傳導給美國軍工業,導致美軍要填補缺口,只能超計劃購買,而生產商難以在缺乏準備之下控制成本,漲價在所難免?!钡珖鴦涨洳剂挚铣兄Z烏克蘭能獲得所需武器,并可以“立即使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