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組團薅公廁抽紙也是“公地悲劇”,要解決還得靠文明進步丨快評
或許,這種低價值的公共資源的悲劇,最終解決方案只能依賴民眾經濟能力與文明素質的普遍提高??傮w而言,沒有饑餓記憶的人,收入較高者,受教育程度較高者,其行為表現也會改善。
責任編輯:陳斌
老人組團到公廁狂薅抽紙,導致其他人無紙可用。怎么辦?負責公廁管理的環衛公司說,目前沒有找到好的辦法。這凸顯了這種小型公地悲劇的治理之難。
媒體報道的這事發生在重慶,但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小事背后卻有大道理,這是“公地悲劇”的又一個例證?!肮乇瘎 ?,是英國經濟學家哈定最早提出的,他在一篇論文中舉例,有一片無主的草地,對所有的牧民開放,于是,每一個牧民都想多養一頭牛,因為多養一頭牛就多一份收益。然而,草地的總草量是一定的,牛多了,每頭牛能吃到的草量就會下降,牛吃不飽長不好,每頭牛的收益會下降,如果牛多到一定程度,所有牧民的總收益就會下降,再多,草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