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跨界車手眼中的中國賽車
一個體育記者突然轉行做車手,還加入職業廠商隊跑了完整幾個賽季的,太少見了。因為賽車太花錢,他做賽事傳播、做體育明星經紀人、辦賽事,幾年下來,跑動范圍大大超過了一個車手。
責任編輯:周建平
▲李磊承辦運營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并任賽事副總指揮 圖 / 徐海洋
我和李磊相識于多年前,那時候我們都是體育記者。他上班沒多久就買了一輛車,那會兒小年輕擁有私家車的還不多見。李磊深得朋友喜歡,因為他很慷慨,誰跟他借車他都借。我搭過他的車,從天壇東門體育館路到石景山體育館,去現場采訪CBA男籃比賽。
體育記者這行有點像分田到戶,好項目就是一塊好田地,出稿子多,出差出國的機會也多。2003年李磊放棄了籃球去跟賽車,當時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賽車一直是一個邊緣小項,少有人關注。
更令人驚奇的是,做了幾年記者之后——用體育記者的行話說就是“跑(采訪報道)了幾年賽車”之后,他居然真的跑去開賽車了。
2008年6月17日,著名拉力賽車手徐浪在俄羅斯參加“穿越東方”越野拉力賽時意外身亡,時年僅32歲。徐浪去世將滿一周年的時候,作為徐浪的生前好友,李磊跟兩個資深賽車記者一起策劃了“徐浪杯”車手媒體邀請賽?!爱敃r兩位老記者說咱們各自寫篇稿子紀念徐浪吧!我提議做場賽事,因為徐浪最喜歡比賽,那時候覺得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辦一個比賽,讓賽車繼續飛馳!”
第一屆“徐浪杯”比賽也設置了記者競速環節,李磊開車的時候,達喀爾車手周勇在點評大家的比賽時說,“李老師,你開車跟其他記者不太一樣!”
“怎么不一樣?”
“有點專業賽車手的感覺!”
一句話入了心,他就瘋魔了。
他馬上跑去考了拉力賽車執照??假愓罩挥昧巳?,但此后五六年,他都在四處“搞錢”,為了養活自己這個奢侈的愛好。
國內跑職業比賽的賽車手里有幾類人:有的有時間、沒什么錢卻喜歡賽車,就找機會先進入行業,抓住一切機會學習、參加比賽,靠參賽和參加廠商活動謀生;有的有青春,家境優渥,父母投資他們參與賽車;還有的有資本,這種老板車手比較多,不一定年輕,但有企業有事業基礎,甚至家里真有礦,愿意為自己的愛好一擲千金;當然還有一個著名的作家車手韓寒,賽車一度被他視為職業,把版稅都砸了進去。
一個體育記者突然轉行做車手,還加入職業廠商隊跑了完整幾個賽季的,太少見了。
他竟然做得很不錯,拿過2015賽季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兩個分站賽的車手冠軍。因為賽車太花錢,他做賽事傳播、做體育明星經紀人、辦賽事,幾年下來,跑動范圍大大超過了一個車手。
以下是他的自述:
2002年我開始接觸賽車,站在場邊看比賽、采訪參賽車手,就覺得非常爽。而且當時就驚嘆沒有一個體育項目能像它有這么多的產業支撐:那么多資金雄厚的品牌主機廠(整車廠商);還有數量龐大的零部件廠商,包括輪胎廠商、避震、輪轂、改裝、維修、機油、汽油;目不暇接的賽車周邊產品,包括賽車服裝、賽車裝備、通訊設施、賽車電腦、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