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開啟新一輪消費刺激:新車銷量本月將觸底回升?

終端的可持續性復蘇仍需要更為強力的刺激政策。

地方已經開啟新一輪汽車消費刺激。

5月23日,山東省商務廳正式發布《山東省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政策》:山東將對在省內購置新車并上牌的消費者發放消費券,金額從2000-7000元不等。

這是近段時間以來,繼廣東省之后,又一省級地方政府(直轄市除外)發布的車市鼓勵政策。此前4月底,廣東省曾連續發文,將新增4萬個購車指標,并對置換車輛的消費者以及購買新能源車輛的消費者給予補貼。

作為典型的大宗消費品,汽車是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不過,今年國內汽車市場的行情并不樂觀,特別是3月以來,新冠疫情在國內多點散發,各地防疫任務艱巨,對汽車生產及消費也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根據乘聯會此前發布的數據,今年4月全國乘用車零售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環比下降34.0%。進入5月以來,情況有一定好轉,但仍難言樂觀,5月的上半個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48.4萬輛,環比上月同期增長27%,但同比仍下降21%。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國內多地已經發布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除了廣東省及轄內廣州市、深圳市、中山市等之外,天津市也迅速跟進,此外,包括沈陽市、太原市等地也紛紛出臺了相關政策,對新車消費給予補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上海市也在為汽車銷售行業復工復市作準備。5月17日,上海市商務委參加了市汽車銷售行業骨干企業復工復市交流座談會,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也在日前遞交了相關報告,建議市政府加快出臺提振汽車消費市場的政策——例如,年內多增加新車牌照的額度、進一步放寬對新能源汽車購買的政策限制、繼續出臺燃油車以舊換新地方性置換補貼,等等。

在各地的努力之下,汽車消費有望止跌回升。

作為典型的大宗消費品,汽車是擴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 (視覺中國/圖)

新一輪促銷來了

更多地方發文促進汽車消費。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接近20個省市出臺了車市相關的刺激政策,多是以消費券、補貼等形式出現,在個別汽車保有量較大的地區,也輔以增加牌照額度等寬松政策。

以最新發布文件的山東為例,這座東部沿海省份激活車市的措施便是,對購買新車的消費者一律發放消費券。具體而言,從政策發布之日起至6月30日,對在省內購置新能源乘用車(二手車除外)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按照購車金額每車發放3000-6000元消費券;對在省內購置燃油乘用車(二手車除外)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按照購車金額,每車發放2000-5000元消費券;對在省內報廢舊車、購置新車(二手車除外)的個人消費者,在上述標準基礎上,每輛車再增加1000元消費券。

實際上,不久之前,山東省轄內的青島市剛剛表態,要為市民及來青人員發放消費券,可用于汽車、家電、零售等領域。不過,青島市彼時只表示,將按照不同車型不同價位,給予3000-10000元的一次性補貼,但具體工作還在細化完善之中。山東省發文后,包括青島市在內的各地便有了參照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券涉及的補貼資金最終由各市執行,但省級政府也會“出面”,山東省表示,將承擔50%的補貼資金。除此之外,統籌促進汽車消費的山東省,還將單獨安排5000萬元做結果獎勵,6月份汽車類零售額排名前三的市,每市獎勵1000萬元,其他實現正增長的市,每市獎勵500萬元。

各地補貼的標準和數額不盡相同。統計結果顯示,部分地區(如深圳、中山)的購車補貼金額可以達到1萬元以上,不過更多的是只有小幾千元。具體的補貼金額跟車輛類型、價格也相關,一些地區只給予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也有部分地區像山東一樣,給予不同價位的汽車不同程度的補貼。

相比較而言,廣深地區的購車補貼數額較大。據悉,深圳各區購車補貼最高可達2萬元,中山市的購車補貼最高可達1.2萬元。而它們所在省份廣東省的政策則是,在省內購買以舊換新推廣車型范圍內的新能源汽車,也可以獲得每輛8000元的補貼。

除此之外,廣東省及所轄部分城市還分別發布了汽車置換補貼政策。按照廣東省的統一標準,報廢舊車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可以獲得補貼1萬元,購買燃油車的補貼也可以達到5000元,同樣地,轉出舊車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8000元,購買燃油車的補貼為3000元。

對于廣深等汽車保有量較大的地區,激發存量市場的活力是刺激汽車消費的重要方式,因此報廢、置換等都出臺了相關的激勵政策。與此同時,牌照政策也需配套好,廣東省安排,5-6月期間,在原有基礎上,廣州增加3萬個購車指標、深圳增加1萬個購車指標。

短期將提振汽車消費

政策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提振是顯而易見的。

5月中旬,有深圳地區的經銷商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刺激了車市消費復蘇,“五一”以來,每天到店人數較上月增長了接近一倍;某新能源汽車品牌深圳區域公司總經理也稱,目前交付量環比3月份已有100%的增長,訂單量則增長了200%以上。

行業數據也能體現車市的轉變。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1日至15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48.4萬輛,同比下降21%,但環比上月同期增長了27%。隨著全國更多地區加入政策“救市”的行列,5月份全國乘用車銷量有望觸底回升。

5月23日,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國早在2009年就開始嘗試實施各種各樣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各地政府也有著比較豐富的經驗,相比較而言,補貼這種直接獎勵的方式簡單、高效,能夠帶動汽車銷量的增長。

不過,5月全國乘用車銷量就觸底回升,可能還是相對樂觀的預計。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地方性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汽車流通領域人士、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表示,短線的消費政策并不能吸引到長期觀望的用戶,只會提高短期剛需的成交率。

孫少軍和團隊此前曾進行過相關調研?!拔逡弧毙¢L假本是往年購車的“小高峰”,但今年,某大型汽車消費市場,盡管出臺了相關刺激政策,“五一”期間的進店量比去年還是下跌了30%~40%——僅假期頭兩天進店量暴增,之后便迅速回歸到4月份的水平。

他分析,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地方消費刺激政策已經打動不了長期觀望用戶,后續仍需強有力、多層次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

乘聯會方面也表示,目前各地政策對車市復蘇有一定促進作用,但當前看刺激政策僅能支撐短期銷量,終端的可持續性復蘇仍需要更為強力的刺激政策。

地方政策本身的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為促進即時的汽車消費,地方的相關舉措往往有時間限制,絕大多數地區此輪補貼僅截止到6月底或7月底,以最新出臺政策的山東省為例,這次的汽車促銷政策截止至6月30日;

另一方面,地方出臺的刺激政策必然有地域限制,在購車流程上可能也相對繁瑣,同樣以山東省為例,汽車補貼對象為在省內購置乘用車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但二手車除外。

孫少軍分析指出,地方性補貼,一般是本地經銷商、一手新車且在本地上牌才有資格拿到補貼?!暗皇潜镜厣碳揖陀醒a貼,因為很多地區的補貼不是市、區政府單方補貼,經銷商也要承擔部分補貼成本,比如有些地方‘五一’補貼是車輛開票價的5%,其中2%就是經銷商出的。因此每次消費刺激的通知里才會鼓勵商家報名,通過后才能核銷?!?/p>

有消費者直言:“補貼最大的門檻是麻煩,還是減免購置稅最直接?!边@樣的個體心聲或許可以為前段時間“汽車下鄉”的熱傳提供一個注腳——無論是行業還是消費者,都在期盼更加長期、有力的支持政策。

最新消息顯示,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在汽車方面,李克強指出,要促消費和有效投資,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