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物傳人遠低于空氣傳播
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較短,其經過空氣傳播的效力遠高于通過接觸物品傳播。
責任編輯:朱力遠
5月12日,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屏上播放關于新冠逝者的新聞。
新冠病毒(SARS-CoV-2)主要通過吸入和接觸傳播。前者指人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即含有新冠病毒的氣溶膠而感染,后者指接觸患者體表和患者接觸過的各種物體表面,包括家具、辦公用品、各種快遞、手機等受到感染。
多項研究表明,新冠經過空氣傳播的效力遠高于通過接觸物品傳播。
空氣傳播高1000倍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2022年4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經空氣傳播的效力比經接觸物體表面高1000倍。
研究團隊在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期間,對校園環境進行了測試,包括空氣和環境表面取樣,使用的工具是濕壁氣旋式生物氣溶膠采樣器和拭子套件,前者收集空氣樣本,后者收集環境物體表面樣本。
無論是空氣還是環境樣本,研究人員都特別注重收集音樂排練室、表演廳和室內強化體育鍛煉設施(健身房)內的空氣,因為這些環境內人員聚集較多,在環境中可以遺留的病毒也會較高。同時,這些環境中的氣溶膠往往高于正常說話時產生的氣溶膠,如表演者用力吹奏管樂器(小號、雙簧管或低音長號)產生的氣溶膠濃度會非常高,而且人們在健身房的劇烈有氧運動期間由于心率和呼吸加快,也會產生更高濃度的氣溶膠。
環境取樣的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木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