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春晚”變形記

一個自稱是記者的人硬拉著老孟開著印有“叫板”的面包車到央視新大樓前拍照。這一多少具有挑釁性的行為,老孟竟也配合做了?;貋碇?,父親斥責兒子“太幼稚”。對于經歷了太多風波的山寨春晚來說,一切正變得脆弱而敏感。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盧麗濤

■編者按:在“山寨”風暴席卷中國的2008年,一位喜歡刺激的“京漂”和一份雄心勃勃的造星計劃,被賦予草根狂歡、解構權威的含義,而如愿以償地被推到了聚光燈下,成為山寨春晚潮里,最受矚目的一例。

但在看客起哄、輿論挾持、資本引誘以及行政干預等因素影響下,它不得不背離山寨文化的初衷與本質。 

1月5日,記者拉著老孟,開著印有“叫板央視春晚”字樣的面包車到央視新大樓前拍照。這一多少帶有挑釁意味的留影,被老孟的父親斥責為“太幼稚”?!D/戴冰

老孟時常開著他的標有“山寨春晚”字樣的面包車,在北京街頭游蕩,在經過央視大樓時,他又接到了一位記者的采訪電話?!D/戴冰

在深圳,報名參加“山寨春晚”的人們,正安心地等候接受節目挑選?!?圖/王軼庶

深圳網友在排練山寨版的《千手觀音》?!D/王軼庶

農民工韓祖榮拿著樹枝當話筒練歌,他把自己的音樂夢想全押在了老孟的“山寨春晚”上?!D/葉偉民

深圳“山寨春晚”現場氣氛熱烈,提前體驗平民狂歡?!D/張明術

經過排練,這出山寨版的千手觀音,最終得以在“山寨春晚”上亮相?!D/張明術

一份造星計劃

“我們的春晚代表了人民群眾的需求。”

2008年12月29日,北京長安街上,“山寨春晚”總導演老孟正駕駛著他的白色面包車混跡在車流中,招致了極高的回頭率——兩條充滿反叛精神的橫幅貼在車外,上書“向央視春晚叫板,給全國人民拜年”。

老孟一手打著方向盤,一手將響個不停的手機交給旁邊的助手——找他的記者太多了。

車內凌亂的物件很好地說明了主人的身份,一件熨好的白色禮服,一扎散落的膠花,一臺便攜式攝像機——老孟是一個婚慶攝影師。

面包車拐進一條偏僻的小巷,一個高大的攝影師熱情迎接了老孟,他今天要為一份雜志拍攝封面照。最近一個月里,這位34歲的男人已經習慣了頻繁的聚光下的生活。隨著他的“山寨春晚”名聲鵲起,他已經被塑造成草根精神的代言人和一個挑戰權威的文化先鋒,引領“人民的狂歡”。

“我們的春晚代表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在現場接受雜志記者的采訪時,老孟篤定地說。

老孟原名施孟奇,四川達州人。2001年,他只身來京闖蕩,在過去7年的“京漂”時光里,起碼換過10種以上的工作,家政、IT、票務、培訓、會展……“我喜歡刺激,而且不斷變換對事物的興趣。”

但他最大的夢想卻是做一個策劃家,盡管在偌大的北京,他的才能只能局限在一些車展、婚禮和民辦學校招生等方面。他不甘心。

一年多前,他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開辦了文化公司,并認識了一些娛樂圈的朋友。已有文化部演出經紀人資格的老孟希望在娛樂圈一展拳腳。

這個冬天,在一次赴鄭州參加婚禮的途中,他在盤點過去一年娛樂事件時發現,2008年是新人貧乏的一年。這是一個不錯的信號,那意味著短期內在造星領域將缺乏有力的競爭者。

“我了解媒體在關心什么。”老孟說,“我也知道該如何制造熱點。”這種自信來源于他長期對互聯網熱點事件的關注和分析,他自詡通曉里面的道道和必備元素。

他把目光放在一個朋友身上,對方是一個流浪歌手,性格散漫但才華橫溢。他要捧紅他。

時值“山寨文化”橫行全國,關于“央視春晚”的新聞也漸奪人眼球。作為中國最具規格、收視率最高的壟斷性節慶節目,春晚也因過分商業化、程式化、脫離群眾而連年遭遇非議。這些來自民間的抵觸心理,符合了“2008山寨年”解構權威的一些潮流特點。

“山寨春晚”的組合構思應運而生,“它一定能火”。老孟當時判斷。在下火車之前,他想好了口號——向央視春晚叫板。“央視是陽春白雪,我們就做點下里巴人的東西。”

攝影棚內,鏡頭再次抬起,草根代言人老孟露出了職業化的笑容。

■名詞解釋
“山寨”與“山寨文化”

“山寨”一詞源于廣東話,是一種由民間IT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各種電子產品加工制造 “山寨廠”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