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科學比政治更有革命性”

“科學是一項復雜的事業,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既包括那些非常謹慎的、批評每一個新想法的人;也需要那些更加革命的、大膽提出新想法的人。沒有第一種人,一切都會失去控制;沒有第二種人,一切都不會變好?!?br />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圖 / 受訪者提供 攝影/Basso Cannarsa

“如果推薦一本書給那些幾乎對現代物理學一無所知的讀者,我想一定是我的書!”這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Carlo Rovelli)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給出的閱讀建議。

作為當代國際物理學界頗有影響力的學者,羅韋利除貢獻了“圈量子引力論(loop quantum gravity,LQG)”之外,還因大量深入淺出的大眾科普文章而被媒體視為“物理界的搖滾明星”。

1956年,羅韋利出生于意大利小城維羅納。青年時代,他成長為一位徹頭徹尾的“左翼”革命青年,1970年他參與意大利的學生政治運動,險些被控入獄。后來,他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對理論物理的鉆研上,并于1986年取得了博士學位。當時的意大利實行義務兵役制,1987年他因為拒絕服兵役被短暫拘留。羅韋利幾乎可以算是一位國際主義者,他經常表達自己對國家之間競爭的憂慮。他曾這么介紹自己:“我是一個意大利人,或者說我出生于意大利,并有很長時間生活在法國和美國?!?/p>

羅韋利致力于對當代理論物理的探索和研究,在科學史和科學哲學領域都頗有建樹。對他來說,科學是一個不斷探索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過程。2004年,他出版了《量子引力》一書,提出時間不是世界基本理論的一部分,時間只是出現在熱力學統計背景下,因此時間的流動不是根本的,只是源于我們的知識不完整,顛覆了人類對時間根深蒂固的理解。

當然,理解深奧的理論物理對普通人來說始終是不小的挑戰,羅韋利漸漸地將一部分精力放在面向大眾的科普工作,期待打破學科壁壘。2015年,他寫作了科普讀物《七堂極簡的物理課》,這本書以通俗明白的語言為大眾介紹了物理學界的前沿理論,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全球銷量超百萬冊。

羅韋利對中國文化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他曾在多次采訪里表達自己對《紅樓夢》的喜愛,還將莊子視為對自己影響很大的哲學家。最近,他入駐了中國的網站bilibili,并回憶起自己1976年在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與當地華人一起悼念毛澤東逝世的往事。

談到自己的研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