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文化是新圈錢文化?
2008年的山寨進程,從山寨手機開始,相繼出現山寨熊貓、山寨明星、山寨鳥巢、山寨神七,直至歲末批量涌現的山寨春晚……以無所不包的姿態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盧麗濤
2008年的山寨進程,從山寨手機開始,相繼出現山寨熊貓、山寨明星、山寨鳥巢、山寨神七,直至歲末批量涌現的山寨春晚……以無所不包的姿態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
從純商品消費階段出發,上升到文化層面的一股價值風向,“山寨”在中國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美麗的外衣
2008年歲末各地集中出現的“山寨春晚”熱是這股“山寨”潮流的一個頂峰。
自2008年11月北京的老孟提出辦“山寨春晚”后,深圳、長沙、西安、成都等地紛紛跟風而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將有超過10個城市將上演他們的“山寨春晚”。
“它們首先是寄生在春晚這個品牌上的。”南開大學語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強說,“山寨只是一件美麗的外衣。”
周志強說,“山寨春晚”讓人“未見先愛”,背后是央視春晚這么多年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積累下來的品牌影響力。沒有“春晚”這個實體,“山寨春晚”將什么也不是。
在文化評論人韓浩月看來,山寨是一個很好的“噱頭”。
“山寨”曾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但隨著娛樂功能的介入和詞義的變化,“山寨”漸漸成為一種平民反叛精神的象征。而春晚作為中國收視率最高的壟斷性節慶節目,已因過分商業化、程式化而連年遭遇非議。山寨春晚正是以挑戰權威的姿態掩蓋了剽竊的實質,而獲得道義上的支持。
但這并不能掩蓋其非理性因素。一方面它契合了當下大眾文化的取向和反權威、反壟斷、反精英的平民化情結;另一方面又暗含了對現有文化生活秩序的挑戰。
“就是為侵犯知識產權換一個說法和表現形式而已。”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說。
“它會讓我們失掉原創精神。”周志強說,“也破壞了市場道德。”
新圈錢文化
老孟的山寨春晚,以看似純粹的公益訴求示人,甚至一度諱提“贊助”,但掩飾不了其鮮明的利益訴求。
再輔以道義上的優越感,“山寨文化實質仍是新圈錢文化。”周志強說,“是小資本尋求生存空間的經濟邏輯。”
周志強認為,小資本在“山寨”的名義下成功運作成為可能,是因為節約了創新的巨大成本和風險,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收益。
而當下門類眾多的“山寨春晚”同樣多為小資本運作的一個產物?,F在國內所有的“山寨春晚”里,除了深圳等少數以參與人員AA制形式出資,近乎自娛自樂的情形外,大多都涉及商業贊助。
上海的草根春晚取消了。原定在1月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發起人孫玉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并不忌諱招商問題,稱原定出的資金,贊助公司的董事會沒有通過,導致他們處境很尷尬。而1月9日,河南駿馳車友俱樂部加盟中原網絡山寨春晚,成為獨家贊助企業,雙方甚至高調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但顯然“這些山寨春晚都舍本逐末,變成一場惡俗的商業炒作秀”。娛樂策劃人田金雙說,“民間春晚不是需不需要資金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給它注入的問題,因為要實現資金注入,要同時具備知名度和高度的品牌,才能形成商業價值鏈。”
而在一個月前,他主動取消了正在籌辦的“北漂春晚”,原因是他發現民間春晚現在只是一場民間話語權的爭奪和民間商業行為,都在自我傷害著品牌,必將會成為惡俗炒作的代名詞。
要么招安,要么消亡
第一場“山寨春晚”已于2009年1月10日在深圳上演。組織者是一名全職主婦“金陵子弟江湖客”。這臺共有24個節目、3小時長的晚會,她和80多個網友準備2個月。在她之后,其他“山寨春晚”也會在1月19日后陸續上演。“我想下一年不會再有山寨春晚了。”金陵說,“它會消亡得很快。”“2009年這股山寨熱潮就會消退。”韓浩月說,“從本質上說,山寨文化都是渴望被招安的,就像歷史上的宋江。”
他認為,山寨文化的未來有兩種可能,一種納入主流文化,另一種自行消亡。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的提高,山寨文化會失去生存的土壤。
“只有創新才是山寨文化未來的出路。”周志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