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慣性與政策困境
對于短期效應好但長期效應不確定的政策,如通過各種補貼刺激汽車消費等政策,應該特別慎重。對于短期政策效應好但長期效應不好的,如對一些無謂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應該堅決制止。
責任編輯:余力 鄧瑾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我們在出臺各項政策時必須綜合評價相關政策的短期和長期效應,切忌在倉促應對短期困境時加劇長期轉型矛盾。對于短期和長期效應都好的政策,如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強人力資本的投入,加強創新能力的投入等,應該積極推動。對于短期政策效應好但長期效應不好的,如對一些無謂的基礎設施的投資,應該堅決制止。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雙重困難,短期的是如何應對經濟急速下滑,長期的困難是中國發展模式如何從僅僅考慮增長的速度型發展模式轉變到考慮綜合目標的規制型發展模式,也就是如何在經濟發展模式上落實科學發展觀。由于我們目前的社會經濟系統在改革開放前期的速度型發展模式下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制度慣性和偏見,應對當前的雙重困難給中國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處理不好,我們出于應對短期困難的很多政策就很有可能會變成我們長期轉型的障礙。政府的各個部門和全社會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政策困境并努力采取各種方式來減少這種政策困境的危害。
為了進一步說明中國當前社會經濟體系的這種制度慣性和偏見,我把速度型發展和規制型發展所需要的制度轉軌的特點做一比較(見圖表)。
速度型發展和規制型發展特征的比較
首先,從政策目標排序看,在速度型發展時是增長速度優先。這種明確的指導思想使得公共政策制定的過程相對簡單,決策更加迅速,執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