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世上之春于此:讀櫻

江戶僧人十方庵敬順著《游歷雜記》記述:隅田堤在水邊,日照好,櫻花盛開比飛鳥山早十四五日,“集世上之春于此”。

(本文首發于2022年5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明治時代女畫家奧原晴湖的代表作《墨堤春色圖》 (茨城縣古河歷史博物館收藏) (資料圖/圖)

朱舜水說:使中國有之,當冠百花。

這是說櫻花。

明朝滅亡,朱舜水流寓日本,酷愛櫻花,庭植數十株,每花開賞之。不愧是大儒,一語成讖,四百多年過去,櫻花在中國好像真成了氣候。人們不僅在國內蜂擁地賞之,譬如武漢大學那里,還成群到日本賞,人頭攢動,比當年“還要將脖子扭幾扭”的留學生多得多。

然而,“東京也無非是這樣”——越來越領悟魯迅這一句箴言,也懶得去嘆息年年歲歲花相似,雖然聚在花下痛飲或被痛飲的無非三五友,容貌也看不大出人不同。大概這就有點兼好法師的意思了;他生于神職之家,后入佛道,大約1331年寫就《徒然草》,零零碎碎記錄對各種事物的思慮,與可能成書于1000年的《枕草子》并稱日本隨筆文學史上的雙璧。法師寫道:“總而言之,月和花不是只用眼睛看的,春天不出家門,月夜待在屋子里,也可以想象,自有情趣?!?/p>

心里早存了看過的花,倒也不妨學法師,垂下窗簾想,做日式審美狀,卻終究覺得無聊,還是讀書吧,如今不都變著法兒說唯有讀書高么。讀到永井荷風的隨筆《向島》,偏又是櫻花,有云:“明治三十一、二年的時候,隅田堤的櫻樹從枕橋直到梅若冢一帶無間隙地列植,花開時的盛觀遠勝過江戶時代。江戶時代堤上櫻花沒有這么綿密地連續?!桓畛踉谟缣锏躺现矙褬涫窍肀6?,繼而享保十一年又植櫻、桃、柳一百五十株?!?/p>

享保二年是1717年,德川家掌控天下已百年。吉宗繼任幕府第八代將軍,朝廷被迫改元享保。他在位三十年,以恢復祖制為旗號,刷新政治,重建財政,史稱享保改革,奠定了日本社會模式的基礎,被視為幕府中興之祖,也堪稱近代化先驅。嗜好架鷹狩獵,揮毫作畫。喜愛宋元繪畫,享保十六年從清朝招來畫家沈南萍,使日本畫壇破舊立新,浮世繪師葛飾北齋也深受影響。又命人學習荷蘭語,開蘭學之先河。

吉宗是德川家康的曾孫。1590年家康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那時關東原野是一片濕地,治水為要。先把注入東京灣的利根川改道,從銚子流入太平洋。再治理隅田川;此川流經東京都東部,注入東京灣,江戶年間水量比現在豐富,十年九潦。各地諸侯出錢又出力,在隅田川西岸從淺草寺向西北筑堤,叫作日本堤,以使洪水泄往東岸。住在西岸的江戶人向對岸遙望,淹得恍如一座座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