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本土葡萄酒酵母完成“從0到1”的突破
記者27日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劉延琳教授團隊培育的兩株本土葡萄酒酵母實現我國本土葡萄酒酵母“從0到1”的突破,解決了我國葡萄酒酵母長期以來存在的“卡脖子”技術隱患與產業風險,為我國葡萄酒產業的“微生物種業”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
長期以來,我國葡萄酒產業單一依賴進口葡萄酒酵母。從2000年開始,在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劉延琳團隊歷時20多年對本土酵母資源進行收集、挖掘、鑒定、優選,建立保藏兩萬余株本土葡萄酒酵母的種質資源庫,開發了典型特征突出、綜合性狀優良、功能細分的系列本土酵母菌近30株。其中兩株耐受力強、發酵力強、香氣表達力強的本土優良葡萄酒釀酒酵母CECA和CEC01,實現了規?;a業應用,實現30%進口酵母替代,并出口至歐洲傳統葡萄酒生產國,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的技術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由中國工程院孫寶國院士、陳堅院士,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白逢彥研究員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創新性突出,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推動我國葡萄酒產業科技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該成果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持,聯合多家科研單位和企業共同完成。相關研究成果累計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件,成果推廣應用到我國葡萄栽培區,并輻射其他果酒行業,實現了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的良好作用。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