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孫燕姿還是羅大佑?這屆網友:線上演唱會時代真香!
演唱會不是瞬間的藝術,它可能經過修音、經過剪輯、錯了可以重來;觀眾同樣三心二意,他可以同時點開羅大佑和孫燕姿,他可以分心去刷個朋友圈。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線上演唱會為什么流行起來。
責任編輯:劉韻珊
5月27日晚,兩場重磅線上演唱會同時開唱,分別是羅大佑首場線上演唱會,以及孫燕姿的抖音唱聊會。
不少網友此時此刻,拿著手機前所未有地忙碌,分別在兩場演唱會之間切換,哪一場都不舍得錯過。
最近這兩年,線上演唱會越來越頻繁。
這兩個月,就有幾場轟動全網的線上演唱會。4月1日晚,張國榮2000年《熱·情》演唱會線上播出超清修復版;4月15日,崔健“繼續撒點野”首場線上演唱會,累計觀看4608萬人次;5月17日,鄭鈞舉辦了一場線上VR演唱會;5月20日、21日,周杰倫《魔天倫2013演唱會》《地表最強2019演唱會》在線上重映,據不完全統計,兩場演唱會連映總觀看量近億,創造了在線演唱會觀看人數最多的新紀錄……
這些演唱會,有的是重映,有的是錄播,也有的是現場同步直播……形式多樣的線上演唱會,會成為我們觀看演唱會的主流形態嗎?觀眾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疫情下的“求變”
事實上,線上演唱會并非這兩年才出現的形態。
早在2014年,就有線上演唱會。當時汪峰線下演唱會的同時,線上也進行收費同步直播。2016年,王菲的“幻樂一場”線下演唱會,也線上同步直播。不過,當時線上演唱會頗為小眾。
疫情改變了一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