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日澳組局“亞洲版北約”?
啟程前,外界認為拜登在日本宣布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此行最大亮點,美國及其盟友也為該計劃造勢已久。但隨著該框架露出“廬山真面目”,卻被輿論認為是“令人失望”“力不從心”的空頭支票。
“搞小圈子、挑動陣營對立,才真正威脅構建和平穩定合作的海洋秩序?!?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2年5月24日,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在日本首相官邸召開,拜登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國家領導人聯合發布聲明。
2022年5月20-24日,拜登先后到韓國、日本訪問,這是其就任美國總統后的亞洲“首秀”。
啟程前,外界認為其在日本宣布啟動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是此行最大亮點,美國及其盟友也為該計劃造勢已久。但隨著該框架露出“廬山真面目”,卻被輿論認為是“令人失望”“力不從心”的空頭支票。
2022年5月24日,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在日本首相官邸召開,拜登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國家領導人聯合發布聲明,而在日本接受媒體采訪時,拜登還“脫口而出”一些涉臺“失言”。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搞小圈子、挑動陣營對立,才真正威脅構建和平穩定合作的海洋秩序。
“小圈子”層層嵌套
此次拜登亞洲行,打破了美國總統訪問亞洲時先日后韓的傳統。
5月23日下午,拜登在日本東京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首批“合作伙伴”,由美國、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文萊等13個國家組成。
“‘印太經濟框架’是拜登本次亞洲行的主打戰略?!蓖饨粚W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介紹,美國企圖將一些亞太國家拉攏到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區域合作板塊中,建立一個產業鏈、供應鏈均脫離中國的新興市場。
印太經濟框架被視為美國“印太戰略”的經濟抓手。13個成員國的談判范圍在6月底或7月初前劃定,拜登政府希望能在12至18個月間敲定協議,然后將其提交給各國政府進行批準。
“印太經濟框架更多是為了滿足東盟國家的需求?!睆偷┐髮W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張家棟表示,因為東盟國家擔心美國的印太戰略會影響其在亞洲外交的中心地位,印太經濟框架更像是一個個黏合劑,把不同力量黏在一起。
對于加入經濟框架的很多國家來說,希望通過美國搭上世界貿易的“列車”。但路透社指出,美國不太可能給出具有約束力的承諾,難以為相關國家提供現實利益。由于缺乏實質內容,如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