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節比過年還熱鬧”:一座古村的百年端午

“我看過一幅清代江上劃龍舟的通草畫,帆和人數,基本上和現在一樣。每個宗族,各有各的神,也都延續下來。賽龍舟時,神斗里裝著神位,請上船。獎品也延續下來,必須是燒豬、燒酒,紅紅火火,我們叫做紅皮赤壯?!?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車陂村是典型的廣府村落,其擁有龍舟數量現居廣州市自然村之最,村里傳統的端午龍船節慶活動保留至今。 (視覺中國/圖)

一條四十多米長的龍船,周身烏亮,飛馳白浪間。艙內挨坐數十名著紫色T恤的村民,印有“太原郝”的船槳,有節奏推動龍船在河涌中疾行。龍船上,站立者斜舉黃底紅字的“郝”字旗,艙中間隔擎起刺繡羅傘,擂鼓聲與劃船號子響過一陣,鞭炮聲不絕。

2022年5月29日,平靜的涌面迎來槳聲船影,車陂郝氏宗祠新龍船“八號飛龍”駿水亮相。廣州車陂涌上,龍舟水下過幾陣,5月下旬至6月,正是賽龍舟的好時節,其間下的雨又叫“龍舟水”。1981年,郝氏宗祠打造第一條龍船,族人稱之為“大哥”,如今論資排輩,“八號飛龍”已是“八哥”。

“龍舟的重新建造,更多是因為經年累月的耗損,它有它的壽命,也是一種更新換代?!避囑辇堉畚幕龠M會副會長簡熾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作家曾應楓第一次接觸龍舟,是在1990年代的廣州番禺。那天,家附近的一條河涌,她聽到有人在“燒”鞭炮,過去一看,發現村民在“起龍”?!拔姨焯旖涍^那個河涌,沒有想到下面還藏著一條龍船?!痹鴳獥鳑]有鄉村生活經驗,對“起龍”亦很陌生。

“四月八,龍船到處挖?!睆V府地區,農歷四月初八后,是傳統“起龍”的日子。鄉人們將前一年藏于河涌中的龍舟從河泥里起出來,以開啟新一年的龍舟節慶。因傳統龍舟多由坤甸木制造,木料不耐廣州酷熱的夏日,需要將其藏于涌底淤泥,防止因暴曬而爆裂。

起龍后接著兩道工序:一為“緊龍筋(貫穿整條龍船的中心主體船木)”,用一三角形木板,抵在龍筋與坐板之間,使船體硬朗;二為養護,刷油、添色、裝飾。據曾應楓介紹,鄉民會將龍舟視為有生命的個體,不同龍舟也有各自的品性,裝飾時,八丈以下的“短龍”,常配“一只大鼓、兩個鑼架以及各掛銅鑼一面,每面銅鑼配置刺繡羅傘一頂”。八丈以上的“長龍”則在此基礎上再增加兩個鑼架配置。漆成亮彩的龍頭高翹,兩根龍須朝天挺拔,龍頭系上紅色綢帶,或神氣威嚴,或面目慈祥。

起龍之后是采青、招景、應景、賽龍、藏龍和散龍,環環皆有民俗上的講究。

端午節是聯絡宗族親屬關系的節慶?!皩Υ迕駚碚f,比過年還熱鬧?!痹鴳獥髡f。每年農歷五月初一到十八,各地村落或本村祠堂根據這年的潮汐,確定好造“龍船景”(龍舟互訪、親友交流聯誼的匯聚點)的時間,由村中父老向兄弟村落發“龍船帖”,約定好日期,劃龍舟過來探親,兄弟、老表村接下“龍船帖”,如期赴約,稱為“趁景”。

趁景日,數十上百條龍船從四方駛來。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