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惠價最后1天!不學法的人生,原來這么吃虧!
01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法律問題,大到結婚買房,小到網上購物。
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知法卻不懂法”,不知該如何保護自己,想象一下:
你在路邊撿到一個手機,決定歸還失主,當晚遇上大雨,手機被你隨手扔在陽臺上淋壞了,失主要求你賠償。是不是好心沒好報,你該不該賠償呢?
孕婦面臨緊急情況,要盡快進行剖宮產,否則可能會死亡。但丈夫一直拒絕,還在手術同意書上寫下“拒絕剖宮產手術生孩子,后果自負”,最后導致孕婦和胎兒出現意外,你覺得誰該承擔責任?
再舉個更復雜的例子,你們夫妻雙方當初一起開店,結果生意越做越大,不僅開了連鎖店,甚至還上市了??上Ш髞砀星槌隽藸顩r,要離婚,由此涉及到財產分割的問題。你說這是婚姻法的問題,還是公司法的問題?如果公司上市了,這是不是還涉及到證券法的問題?
……
誠然,法律早就成了現代社會的通行證,但當我們真的身處這些糾紛時,還是會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02
其實,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糾紛時,有這么一群人就特別淡定。他們就是學過法律的人,他們自有一套解決問題的邏輯,即便遇上再大的麻煩,總能在千頭萬緒中,找到事情的關鍵。
他們一般會這么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先想盡辦法找到法律依據,以確定問題是否能通過法律渠道解決。
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糾紛和問題都能通過法律來解決的。
有的問題,法律管不了,比如情誼關系、戀愛關系等等。有的問題呢,法律管不好。
那什么樣的問題才能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呢?
答案是,能找到法律規范,作為解決依據的問題。
可我們普通人怎么來判斷是否存在可適用的法律依據呢?
就拿剛才要不要賠手機的例子來打比方吧,如果你有法律思維的話,或許就可以照這樣的思路來處理:
第一步,明確當事人的爭議點,也就是,手機的拾得人(你)在歸還手機之前,因過失導致手機毀損了,要不要承擔責任?
第二步,判斷爭議點所對應的法律領域。失主對手機擁有所有權,而拾得人因為保管不善侵害了這種所有權。所以,應當去找《民法典》物權篇關于“所有權”的法律規范。
第三步,搜尋、核對可能適用的法律規范,去看“所有權”中關于遺失物的條文,找到第316條第2句的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p>
所以,即使是你好心歸還手機,但隨手把手機擱在陽臺上導致手機被大雨淋濕并損壞的行為算是重大過失,拾得人也就是你需要賠償手機的維修費用!
聽到這樣的結果,你是不是大吃一驚呢?這算不算做了好事還沒得到好報呢?
更有甚者,我們有時會遇到更復雜的情況,就是當一個問題同時有多個法律規范可以引為依據時,我們又該怎樣判斷呢?
如果是前面提到的孕婦面臨緊急情況,但丈夫一直拒絕簽字,導致最后孕婦和胎兒出現意外,誰該承擔責任?
我們發現,在這個案子里,醫院方要手續沒有任何問題,因為《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給患者做手術前,要取得患者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
但是,在效力更高的《執業醫師法》里也有這樣一條規定:“對急?;颊?,醫師應當采取緊急措施及時進行診治;不得拒絕急救處置?!?/span>
兩部文件都被視為可引用的依據時,但它們之間發生了沖突,我們又怎么判斷誰對誰錯呢?
由于《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條例,而《執業醫師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法規,前者的效力要低于后者。
所以,即使家屬不同意,醫院方依然有責任為孕婦及時進行剖宮產,對于孕婦和胎兒的死亡,醫院方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你看在這個案例中,如果你懂得這套法律分析方法,充分引用法律依據,就不會被已存在的某些法條誤判了自己的權益。
但法律條文浩如煙海,對法律條文的理解分歧也直接決定著利益分配,究竟要怎樣才能找到最有說服力的法律依據?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南方周末法律通識課:用法律視角看世界》里能找到。中國政法大學的雷磊老師,早已將它總結成了“六步法”,教你用法律思維應對各種糾紛,最大程度保護自我權益!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副教授也會在課程中一起,用24節課的時間,從思維、方法和應用三大維度,陪你用法律思維和視角,透視復雜世界的底層邏輯,規避你可能遇到的各種麻煩!
4所一流學府法學院教授、副教授
助你構建法理學底層邏輯
N次跨學科邏輯訓練
帶你透視現實背后的真實機制
1張法律人的獨家書單
陪你抵達更廣闊的法律世界
限時首發福利「倒計時」!
原價199元
有史以來最低價129元
(6月7日過后即漲價)
點擊按鈕,立即報名
03
但法律只在維權時才用得上嗎?
其實并非如此。
不知道你發現沒,縱觀那些擁有法律思維的人,他們總是有更廣闊的視野,來觀察、思考這個復雜的世界:
法律科班出身的金庸,能將武俠江湖和法律精神交織融合;而泰戈爾、巴爾扎克、列夫托爾斯泰這些文學家,馬克思、伏爾泰、笛卡爾、韋伯等思想家,克林頓、曼德拉、甘地等政界人士,也都受過法律的專業訓練。
難怪雷磊老師說:“我要給你講的東西,是馬克思、歌德、雨果、托爾斯泰、林肯這些人,所接受過的那套思維和方法的訓練。如果你也接受這套訓練,無論從不從事法律行業,都會發生一些變化?!?/span>
而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劉晗甚至總結道,“到目前為止,美國歷史上一半以上的總統和日本的23位首相都是學法律出身,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出身法學專業?!?/strong>
為什么法律訓練會受到如此重視?
“在最早的大學里只有三個專業:神學、醫學和法學。
人們認為,當一個人的靈魂出了問題,他需要神學;當他的身體出了狀況,則需要醫學;而當社會出現了問題,那就需要法學?!绷_翔說道。
這也意味著接受法律訓練,不是只從單一視角出發,而要從法律、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來思量。
可見,法律并不只是護身之道,更是透視世界的多學科鏡片。
時代瞬息萬變,個人視角終歸有限。
當你能站在法律制定者的位置,多維思考規則背后的底層邏輯時,你將不再囿于自身的經驗,而是能用更宏大的視野,直面更復雜的世界。
如果你也想像法律人一樣,用跨學科的思維看世界,獲得自我保護的盔甲,那我們向你發出誠摯的邀請!
已有一大波學員緊跟講師的步伐,進入了法學的殿堂,體悟到了法律的思辨之美。
中國政法大學的雷磊老師,剛剛更新了【方法篇】課程,已將法律人解決棘手問題的邏輯,總結成了簡明易懂的“六步法”,如果你也想跟上課程節奏,趕緊加入我們!
4所一流學府法學院教授、副教授
助你構建法理學底層邏輯
N次跨學科邏輯訓練
帶你透視現實背后的真實機制
1張法律人的獨家書單
陪你抵達更廣闊的法律世界
限時首發福利「倒計時」!
原價199元
有史以來最低價129元
(6月7日過后即漲價)
點擊按鈕,立即報名
學習法律通識課,你能獲得什么
01
一套法律人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方法
當我們掌握了這套思維和方法,不僅能知道法律人是如何解決法律糾紛,讓我們面臨突發事件時能心中有數。
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這套方法,也能幫我們走出決策困境。
中國人民大學侯猛老師和中國政法大學雷磊老師,已經從浩如煙海的法律條文當中,總結出了法律人解決問題的六種思維和六個步驟。
北京大學的戴昕老師和上海交通大學的鄭戈老師,也將帶大家把這套思維和方法,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用法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跨學科視角,去理解這相當微妙甚至極有挑戰性的思考、權衡和決策。
你會從中意識到,以往我們總是習慣從自身的利益得失甚至情感喜好來判斷,但法律,卻是站在更大的格局上去平衡。
當你也逐漸有了這種思維,你將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02
一份來自一流學府的邀請函
這次課程的講師,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副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的侯猛老師,是法社科研究運動的重要推動者,他參與牽頭的社科法學和法教義學對話會,已經成為法學界近年來最重要的學術交鋒之一;
中國政法大學的雷磊老師,深受學生喜愛,他在MOOC網上的“法學方法論”,好評如潮,選課人數已經超過了35000;
北京大學的戴昕老師,不僅學術功底深厚,還曾任職于國際律師事務所,實戰經驗豐富;
上海交通大學的鄭戈老師,15歲便考入四川大學法學院,后進入北大求學,被譽為“北大法學三劍客”之一。
這一次,他們將自己十余年的教學精華,濃縮在課程里,從有意思的法學問題入手,通過“思維-方法-實踐”幾大模塊,循序漸進,助你敲開法學的大門。
或許,你不是人大、法大、北大和交大的學生,但在這,你也能享受到同等的知識大餐!
4所一流學府法學院教授、副教授
助你構建法理學底層邏輯
N次跨學科邏輯訓練
帶你透視現實背后的真實機制
1張法律人的獨家書單
陪你抵達更廣闊的法律世界
限時首發福利「倒計時」!
原價199元
有史以來最低價129元
(6月7日過后即漲價)
點擊按鈕,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