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重構的新傳統,也是傳統
看到“安康”取代“快樂”,實在沒必要大動肝火。這其實就像“萌”取代“卡哇伊”一樣,是漢語自發清洗不順口的外來表達,是大眾無意識地回歸傳統。今天我們會發現,不僅“端午安康”已經占主流,“清明安康”“上元安康”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責任編輯:陳斌
端午節到底該說“安康”還是“快樂”?
用搜索引擎查找,會發現在2015年以前,“端午快樂”要遠比“端午安康”常見。然而到了2015年,一則“端午要驅邪祭祀,不宜??鞓窇撜f安康”的消息傳遍全網,“安康”立馬后來居上。并很快從線上火到線下,沒幾年就連不上網的老人,都普遍改口說“端午安康”了。
然而隨著“端午安康”大流行,質疑之聲也很快出現:有學者激烈反對“端午節不能??鞓贰钡恼f法,認為“端午安康”才是徹徹底底的偽傳統。就像粽子的咸甜之爭,端午祝福語也變成了對撕的戰場,兩派情緒逐漸失控,最后甚至出現了行為藝術——有的大V每到端午,都會賭氣一般地瘋狂發“端午快樂”,并聲稱要把說“安康”的都拉黑。
就歷史文獻而言,“安康”派聲稱“端午不宜??鞓贰?,這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隨便翻翻古詩,就會發現古人過端午相當快樂。比如蘇軾的《端午贈黃守徐君猷》里,就有“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