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需要光合作用,設計師同樣要打開來
陳冷回憶前不久驅車赴佛山再度探訪和美術館,以解因疫情久閉于室的苦悶。他站在美術館門口,看左側綠植小丘上矗立著一棵迎客松,像是一位守護展館的老者,不禁停下來注目良久。環顧周遭,兩堵弧形圍墻形成了一處迂回的入口,隨即進入館內,沿著光的方向拾級而上,感受時間的流淌,“雖然與設計師素未謀面,但總有一種感覺,你好像會了解他,慢慢揭開驚喜打開盲盒”。
作為3721design的主理人,陳冷從事品牌設計近11年,逛展賞戲、走街串巷訪人文看建筑早已成為他的生活。提起近期看到的新鮮事,潮玩市集、玩滑板丟飛盤的年輕人好像一下子多了起來,他不由感嘆:“原來他們喜歡這些東西了么?!?/p>
“不要去對抗變化”
在陳冷眼里,Z世代的新青年趕新潮,喜新鮮,更注重感官體驗和心理價值?,F在很多人去逛展,或許并看不懂這些畫或者藝術裝置到底在表達什么?!暗欢ㄒ炊畣??”陳冷認為,正如安藤忠雄所言,“去美術館吧,去提升自己的好奇心”,這撥年輕人便是此道的踐行者。
作為新時代消費主力軍Z世代的崛起,“變化”與“新鮮”成為了如今做品牌、做設計的課題。如今很多品牌聯名大熱,其中重要因素便是創造“新鮮感”。如果品牌一直循規蹈矩不知變通,很容易走進死胡同。近期喜茶和日本設計師藤原浩的聯名活動,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當遙遠的藝術家與人們的日常有了聯系,通過較低的消費便能觸達,這是眾所樂見的。品牌的思考與自我表達通過事件策劃、設計語言,與消費者進行精神交流,這是新消費趨勢下的一條路徑。
“因此,不要去對抗變化”。面對迅速變化的市場與人群,陳冷總會不斷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足夠新鮮,是否夠差異化。
“比如當拿到太空精釀這一命題時,我第一想法便是要讓年輕人感受到它是酷的。一款出眾的啤酒,不僅要靠味道本身,更要賦予人們美好想象。剛開始客戶提出用藍色表達太空,但我認為宇宙茫茫更多的是一種黑色系,而且年輕人對黑色的感覺與以往語境大相徑庭,所以自己也會隨之做出相應的變化?!标惱鋵τ谄放频睦斫馀c創想,受到客戶一致認可,唯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視角去思考,提取品牌的精神內核,才能做出適應當下的產品。
疫情或許是“國潮們”沉淀自己的機會
在新消費如春筍萌生的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受創,國與國、城與城之間的通連時斷時續,整個地球慢了下來。這種慢在陳冷眼里反而是一個特別的機會,讓大家靜下心來,去進行設計、創作、思考。大家不那么輕易在國外消費,給到國內品牌機會,去做品質感的東西,去填補品牌精神層面的空缺。
“目前一些同行詬病中國的廠商不會做品牌,但是大家忘記了一個客觀事實。因為國內外歷史進程的差異,我國品牌基本上沒有超過40年的,但國外有些品牌甚至有300-400年的積淀。而借助這次慢下來的機會,關于品牌文化的建設、東方敘事的建立,國內很多品牌也都在進行中?!?/p>
在新消費浪潮里翻滾的國潮品牌,每天都在經受市場的淘洗。從0到1做一款產品,創立一個品牌,絕非易事。陳冷曾接手過一些項目,甲方只有一些碎片化的念頭,在企業表達有限的情況下,他會在市場上比對,去商超里挖掘用戶的隱性需求,去思考品牌的位置。
“我認為這是設計師的一個必備技能。洞察市場,洞悉人心渴望渴念,用創想與匠心磚瓦鑄就品牌,不論是無中生有還是去做國潮產品,目的在于從0去思考,拋開雜念,回歸本質?!?/p>
正如陳冷正在做的“雕刻大地”,一個新東方主義的洗護品牌,將廣袤大地的萬物進行雕琢,變成人們日??捎|達的產品,與之進行精神交流,是他希望看到的?!艾F在國內大部分的洗護品牌還停留在早期功能性階段,以‘芳’‘潔’等指向性強的字眼去命名,直白有效但少了延展性,少了思考的空間?!彼貞涀约盒r候,浴室里充斥著薰衣草、玫瑰和向日葵的味道,本可以放空的時間也在這一成不變的氣味中變得無趣。
所以陳冷便萌生做一款符合當下思考的氣味,讓它豐富沐浴時的感官體驗。他借鑒香水的市場,去比對國內與國外的產品差異,在無限發束的眾多氣味中去找真正的東方色彩,他擷取東方色彩的梨,作為“雕刻大地”的首香,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去訴說有關記憶、有關清潤心扉的那盅梨香。
“保持好奇心”
陳冷也并不會全然跟隨著流行走,“如何表達,要看在做的是什么”。他認為品牌傳播從內核到形式都在革新,從靜態圖形到動態視頻,從紙面印刷到手機屏幕,風格從立體到扁平,再到扁平與3D的結合,設計都要以合適的方式去適應當下的“框架”,基于市場基于當下基于項目內核,去找尋最適合的表達。
“我并不是一個預知者,但無論何時,做設計根本上是打破傳統的枷鎖,去創新去思考。只有足夠新奇的創意,才有可能被看到。而面對難度升級的市場環境,作為設計師一定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當下的基本功,在自己所涉領域的基礎上要不斷去學習摸索新技能,設計師同時要兼具市場前端的思維,多花時間去沉淀打磨?!?/p>
因此學習對他來說成了常態,而能保有鮮活行動力的核心在于對世界的好奇。而這一點不論是對設計、生活都同樣重要。保持好奇的好處在于,它讓大腦一直保持活躍,能夠真正去享受變化。而今日見聞不一定要為了往后的設計做準備,這樣太過刻意,陳冷自己會采用“二分法”:一半刻意去吸收知識,看詩集、傳統繪畫,為創作做積累;一半全然自由地去張開感官隨好奇漫步?!耙豢脴湫枰夂献饔?,設計師同樣要打開來?!?/p>
張開觸角去感知事物,是創新的基礎。于他而言,一個令他眼前一亮的設計,會讓他腦海中要有“哇”的一聲。而這要具備三因素。首先便是創新,一個敢于顛覆傳統去創新的設計,抽離原本的框架,通過不同的視角、手法做到差異化;然后是美,無論風格復雜或簡約,氣質東方或西方,新銳或古典,它可甜可鹽,可熱情澎湃亦可冷靜理性,它是人類共識里的一種美;最后,它一定要給品牌帶來更好的商業價值。
平衡之道
“做設計就是一門平衡的藝術,設計呈現不一定是一種最完美的狀態,因為要平衡自身、客戶的想法,照顧到成本以及投入市場后的用戶感知和成交。個人喜歡,并不能代表別人,我已經不會那么自我地表達了,自我表達是要建立在市場上的?!?/p>
陳冷也在自己的設計之路中慢慢找到了平衡之道?!叭f物皆有自身韻律與節奏,這個世界有造物者的視角、關系客觀存在,萬變不離其宗,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宗’一直在那里,再復雜的數學,還是變不了1+1=2。做設計也一樣,不論今天新趨勢是什么,或是國潮的崛起,或是新消費的盛行,或是疫情讓大家慢下來,變化中不變的是大家對美學、新鮮事物的渴望。難道一千年前的人類就不喜歡新鮮東西嗎?”
“變的是時代的語境,不變的是大家對事物的一種尋找”。人世蕪雜,對陳冷來講,設計能讓他找到自己。在眾多事物里面,唯獨與它有所聯系,漸漸找到與世界、與自己相處的方式?!霸O計不僅僅是一個工作,更是我的生活。步履不歇,永遠好奇,永遠新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