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機》第三季:動畫神作回歸?
科幻的主干,怪力亂神、感官先行的B級片口味,才是《愛死機》獨特的魅力所在。
責任編輯:劉悠翔 南方周末實習生 王卓穎
《糟糕旅行》是大衛·芬奇執導的首部動畫作品,講述了一艘捕鯊魚船被一只巨大的甲殼動物襲擊的故事。
2022年5月20日,網飛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以下簡稱《愛死機》)第三季上線,迅速受到新老劇迷熱捧,與第二季慘淡的反響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目前,豆瓣網上《愛死機》前三季的評分分別為9.2、6.8、8.5,呈現出一條清晰的U形口碑曲線。
然而,在“神作回歸”的交口稱贊中,當我們用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三季作品,會發現單集的差距要遠遠大于季與季之間。換句話說,被捧上神壇的第一季其實有過譽之嫌,而第二季則多少被低估了。IMDb網站采用單集形式交給觀眾打分,顯得更加合理。本來,網飛的工作,就是讓一眾在美國動畫工業的主流視野中未受足夠矚目的制作人和工作室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它展示的與其說是一個動畫劇集,不如說是一個動畫的“超級市場”“嘉年華會”。
《愛死機》的兩個參照系
說《愛死機》第一季過譽,參照系一方面是在動畫短片領域。與奧斯卡的動畫獎項評選趣味判然有別的,是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有人說安納西是動畫界的奧斯卡,但恐怕把它比作動畫界的戛納更準確。奧斯卡獎掖的動畫作品,大多是主流的溫情喜劇——全年齡段的目標觀眾,技術上推陳出新,制作精良。但安納西更看重動畫的媒介自覺、藝術成就、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作者風格、形式與主題的多元性等。一個熟悉安納西片單的實驗動畫觀眾,也許會驚嘆《愛死機》CG技術的精湛、分鏡的細膩、3D人像和動作捕捉的惟妙惟肖,以及把大尺度成人動畫/動漫推向主流平臺的新鮮感,但很難無保留地贊美它的創意和深度。
參照系的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