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秘密?美核潛艇“致命撞擊”背后

“康涅狄格”號誕生于美蘇冷戰后期,價值約30億美元,專用于“獵殺”蘇聯潛艇。過去兩年多來,它任務繁多,784日的任務期內,離開母港的時間超過67%。就在這次擱淺事故前,康涅狄格號剛從上一次撞擊事故中恢復不久,在“提前部署”中“帶病執勤”。

種種細節誤判導致“指揮官不知道潛艇臨近危險”,就這樣,這艘“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在“限制性水域”中全速前進,橫穿“多個航行危險區”。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婁曉希 實習生 王韻婷

2021年5月27日,距離碼頭碰撞事故不到一個月后,“康涅狄格”號再次被部署參與行動。就這樣,匆匆帶病上陣的“康涅狄格”號在西太平洋再次發生“翻車”。 (視覺中國/圖)

時隔7個多月,美海軍核潛艇擱淺的調查報告于近日公布。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此前聲明,2021年10月2日,美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印太海域與“一個未知的海山”相撞,造成潛艇受損、11名船員受傷。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上述報告發現,在擱淺之前,“康涅狄格”號出現了諸多問題,包括“航線偏移”“錯誤調整航速和潛水深度”以及“多次忽視航行危險信號”等,似乎早已為結局埋下伏筆?!叭绻魏我粋€環節在決策時更加謹慎并遵守標準流程,這次事故本可避免?!泵篮\娫趫蟾嬷蟹Q。

“康涅狄格”號誕生于美蘇冷戰后期,價值約30億美元,原本用于“獵殺”蘇聯潛艇。報告顯示,過去兩年多來,它任務繁多,784日的任務期內,離開母港的時間超過67%。這次任務部署前,它剛從2021年4月的“碼頭碰撞事故”中恢復,可謂“帶病執勤”。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76頁的調查報告里,近乎一半的內容被打上了“黑碼”,備受關注的諸多細節也語焉不詳。關于核潛艇具體在何處海域擱淺,在此執行何種任務,是否造成核泄漏等問題,依然不得而知。

受訪專家向南方周末記者提出,調查報告涂黑背后,除了軍事技術保密考慮外,可能另有隱情。美國印太戰略實施以來,美海軍在印太海域活動頻繁。頻發的撞船“意外”,也側面反映出美海軍軍事行動頻繁,“過勞”作業下危險率不斷上升。

“水下致命撞擊”

2021年10月2日“康涅狄格”號撞擊事故發生后,美海軍抽調了14人組成的調查團,對事故經過及原因展開調查。

調查團在近日公布的調查報告摘要中寫道,此次事故是由“航行計劃、監視小組執行和風險管理”中的一系列錯誤和疏忽不斷累積造成的,執行標準遠遠低于美海軍規范。

調查報告中,“擱淺”一節還原了事發前兩日核潛艇的航行決策。

報告顯示,2021年10月1日,由潛艇指揮官、副指揮官、導航員、工程師、聲學情報專家等人員召開會議,討論航行計劃。隨后,在助理導航員(ANAV)的命令下,潛艇觀察組(Watch team)制定了一條輔助線路作為臨時航行路線。

報告稱,潛艇指揮層有權采用臨時路線,但必須得到“評估和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