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輟:一所國字號大學的遷徙歲月

創辦至今,搬遷14次,更名12次。不知有沒有中國的哪一所高校,搬遷次數和更名次數,能超過中國礦業大學?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大規模人員移動的常理,而北京礦業學院反其道而行之,糧草未動兵馬先行,這種非戰爭狀態下不合常理的高校大搬遷,只能出現在那個特殊年代,成為歷史的印記。

(本文首發于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1978年3月6日下午,四川礦業學院七七級新生,集中在四川省合川縣三匯壩的幾條坡道上,舉行開學典禮。七七級是“文革”后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生,具有里程碑意義,學校的開學典禮隆重而熱烈。然而,新生吳加森,卻沒有一絲的興奮。這個19歲的農家子弟,參加高考的原始動力,是跳出農門,但眼前的情景卻超出了他的想象:合川縣的三匯壩,比他的家鄉四川省威遠縣越溪公社的山更大、路更遠、交通更不便。高考中榜的興奮被學校的現實環境所打破,名列全國88所重點高校之一的四川礦業學院,竟然是辦在華鎣山的半山腰上。

和吳加森一樣,四川礦業學院七七級的562名新生中,除了少數幾位來自四川嘉陽煤礦、湖南安源煤礦等煤礦系統的考生外,幾乎沒有人在第一志愿填報四川礦業學院(但都填寫了服從調配),都是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才知道還有這樣一所大學;都是來到學校后,才知道華鎣山是如此偏遠。

華鎣山下的四川礦業學院 (吳加森供圖/圖)

吳加森和他的七七級同學不知道四川礦業學院再正常不過了,許多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少有人聽說過這所在三匯壩掛出四川礦業學院牌子只有8年時間的大學。而吳加森們不知道的是,從華鎣山前溯七十年,四川礦業學院即是創辦于清朝宣統元年的中國第一所礦業高等學府,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占有輝煌一頁的焦作路礦學堂。

創辦焦作村

1897年3月,意大利工程師羅沙第對中國山西、河南一帶的煤炭資源進行踏勘后,回歐洲游說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婿勞爾納侯爵、意大利首相羅迭尼、倫敦勞脫確特洋行等股東,出資20000英鎊在英國倫敦注冊了英意聯合公司。注冊成立當月,英意聯合公司就在北京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為了拉近中國民眾的認同,這個公司取漢字“?!泵@就是近代史上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兩家英國公司之一的福公司(另一家是中英公司)。

英國福公司成立僅僅一年時間,1898年6月21日,福公司代表羅沙第,就在清王朝慶親王奕劻的主持下,在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里正式簽署了《河南礦務章程》,福公司因此獲取了“專辦懷慶左右、黃河以北諸山各礦”六十年的權利。而此前一個月,福公司已經與山西方面簽訂了《山西礦務章程》。兩部章程內容相同,區別只是開采礦區的不同,山西的開采區域是“盂縣、平定州、潞安、澤州與平陽府屬煤、鐵以及他處煤油各礦”。兩部礦務章程的談判過程中,有參與談判的晉、豫兩地官員不甘路礦權盡失的屈辱,竭力爭取在兩部章程中寫上了完全相同的第十三條:

福公司于各礦開辦之始,即于礦山就近開設礦務、鐵路學堂,由地方官紳選取青年穎悟學生二三十名,延請洋師教授,以備路、礦因材選用。此項經費由福公司籌備。

按照章程規定,福公司在開礦出煤之時起,就應該興辦礦務、鐵路學堂,但福公司在焦作首批開采的兩座煤礦出煤后,巨大的利潤促使福公司不斷地擴大生產,并在漢口修建運煤碼頭。到1907年時,福公司在焦作的煤礦投資金額已達1200萬元(1905年,山西用275萬兩銀子收回了福公司采礦權后,福公司專營河南礦務),占英國在華工礦業投資總額1457萬元的近90%,使焦作煤礦與開灤煤礦、撫順煤礦、淄川煤礦一道,成為當時中國機器采煤的四大外資煤礦之一。

攫取了巨額利潤的福公司,卻遲遲不按章程規定興辦礦務鐵路學堂,引起地方官員及士紳和民眾的極大不滿。1906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后,中國出現了創辦新式學堂的熱潮,受這股熱潮影響,河南地方當局于1906年、1907年、1908年多次與福公司交涉,要求福公司按照《河南礦務章程》第十三條的規定開設“礦務、鐵路學堂”。河南方面的態度越來越強硬,終于迫使福公司于1909年2月25日在焦作煤礦簽訂了現在讀來拗口的協議《河南交涉洋務局與福公司會議見煤后辦事專條》,規定:

礦路學堂議定本年春季開辦,除飯食由學生自備外,所有堂中宿息舍宇、游戲場以及教習、員司、夫役、薪工、書籍文具、具器標本、燈火煤水,統歸福公司籌給。

辦事專條簽訂后第四天,1909年(宣統元年)3月1日,“焦作路礦學堂”正式創辦于焦作煤礦附近的西焦作村。路礦路礦,顧名思義即是與修鐵路、開礦山相伴共生,在近代高等教育剛剛起步的清末年間,焦作路礦學堂的創辦成了中國礦業高等教育的源頭。據宋秋蓉《近代中國私立大學研究》一書確證:焦作路礦學堂與1900年創辦的東亞同文書院(1928年停辦)、1905年創辦的中國公學(1936年停辦)、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復旦大學)、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學院(1927年改為國立同濟大學)、1908年創辦的廣東光華醫學院(停辦時間不詳),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批六所私立高校。其中東亞同文書院、德文醫學院和焦作路礦學堂為外國人舉辦,而焦作路礦學堂是六所私立高等學校中唯一的工科學校。

1930年代焦作工學院大門 (中國礦業大學校史辦供圖/圖)

安頓北京城

2022年的一個春日,我在華鎣山李子埡煤礦空曠的調度場上,被朋友吳加森送我的《中國礦業大學史》深深吸引,老伴兒催促多次也放不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